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Ticwatch,你要知道的三件事

(2015-11-20 16:22:42)
标签:

杂谈

 

我是个重度智能手表的使用者,因为手机变大,掏手机越来越麻烦,每天的微信邮件又多,手表能够成为随时可见的第二块屏幕,省时省事。 于是,我常发微博讨论苹果表和moto360,但很多朋友留言询问Ticwatch这个表,一开始我还不太了解,最近从#科技美学大家测#活动中借到一只,本文便着重介绍一下它的使用情况。

http://ww2/large/654ffb58gw1ey6epa5ixpj20p00fcjva.jpg

第一件事:解除封印兼容模式

说兼容模式之前,我们先把市面上的智能手表、腕带类产品归个类:

http://ww2/large/654ffb58jw1ey7ige1v2ej20fu05ndgt.jpg

前两类手表腕带一般专注于运动健身,所以不会在硬件和系统上做得多复杂,应用范围有限。

第三类手表腕带则是搭载独立的手表系统,如苹果的watch os、安卓的Android wear、三星tizen os等,除了收发信息,还有自己的应用商店,甚至可以自连wifi运行app,是真正的智能设备

http://ww1/large/654ffb58gw1ey6epnbusgj20kk0jdq9u.jpg Ticwatch属于上述第三类,它修改自androidwear系统,但由于续航和翻墙等因素,自身屏蔽了androidwear通讯协议,导致其只能收微信不能发微信。如果想要解封,则必须打开兼容模式。换句话说,开不开兼容模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手表:

http://ww4/large/654ffb58jw1ey7ih2bzsdj20fr0ctdhd.jpg 开启兼容模式后的Ticwatch能在功能方面吊打moto360,强烈建议你买Ticwatch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的就是开兼容模式,但是请注意,开启兼容模式有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1、手机要有谷歌套件

2、首次配对要翻墙

3、兼容模式很耗电

http://ww4/large/654ffb58jw1ey7ik7d2tej20p00lwqch.jpg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行手机大多不带谷歌套件,想要安装必须root、刷机、翻墙,门槛较高。相较之下,moto360则无需上述操作。因此,在买之前,你要好琢磨一下愿不愿意折腾。

 

第二件事:性价比和妥协之间的抉择

Ticwatch的价格只有moto360的一半,功能还多一些,可谓性价比几乎无敌。但是,性价比这个东西是一把双刃剑,Ticwatch在做工和设计方面多少有一些妥协。

比方说:表带采用中轴卡扣,需要工具拆卸;屏幕显示效果一般;米兰尼斯表带是金属压制并非金属编织等等。

http://ww3/large/654ffb58jw1ey6erj3uoej20p00b40y3.jpg 

如果把三块表放在一起把玩试戴,就能明显感受到一千元、两千元、三千元的手表之间的明显差异。

好就好在,Ticwatch表盘不像moto360那样有难看的黑边。虽然细节处不甚精致,但从第三视角乍一看还可以。

所以,个人建议: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买智能表,想了解智能手表有哪些用处,Ticwatch是经济实惠的选择;反之,如果你打算买一块表长期用,或者追求时尚和个性,建议买做工更加考究、替换表带更加方便的手表。看官网的介绍,Ticwatch已经着手量产高端版本,希望设计做工方面有所加强。

 

第三件事:用户体验

虽然Ticwatch的系统内核和Androidwear系出同源,app也通用,但它有一套自己的UI和操作逻辑,这也是我要褒奖Ticwatch的地方。

首先,它比原生系统流畅!Moto360虽然配置还好那么一点,但用起来就是比Ticwatch卡!

http://ww3/large/654ffb58jw1ey7ibvpk7aj20p00mdn31.jpg  其次是系统界面更加合理。原生系统的程序列表是单行而且没有滚动条的,定位应用程序比较麻烦,而Ticwatch采用双排应用,在表身一侧还有硬件触控条,方便快速翻页滑动,这个翻页区域还可以隔着手套操作。

 
http://ww4/large/654ffb58jw1ey7ic7cavuj20p00nlag6.jpg 在与手表配套的手机管理APP的设计也比Androidwear原生程序来得更加友好,对于通知、表盘、应用、录音器的管理逻辑分明,一目了然。

http://ww2/large/654ffb58gw1ey7idkfd5wj20p00l646j.jpg 

最后就是Ticwatch的精髓,出门问问语音系统。国际版moto360用的是google now,国行moto360直接移植了tic上的出门问问语音系统,好用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国际版moto360(这也是为什么早期moto用户纷纷改刷ticwear的原因之一)。抬表——说命令——落腕。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颇有科技感。

所以,如果刨去打开兼容模式的种种不便,我个人还是更喜欢Ticwatch的用户体验。

 

总结:智能手表界的小米

Ticwatch凭借全面的功能和优秀的软件体验,让我多次联想到小米和MIUI。说实话,如果仅仅凭借超低价格,Ticwatch恐怕未必打得过华强北品牌。回溯过去国产品牌的成功者,其无往不利的利器并不是超低价格,背后那个专注于优化体验和强化服务的团队才是。

如果Ticwatch想要成为本土智能表的佼佼者,与国际大品牌分庭抗礼的话,除了要有优秀的软件体验,优秀的硬件设计必不可少,这恰恰是Ticwatch目前的短板。相信你在看过本文以后,已经对Ticwatch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http://ww4/large/654ffb58jw1ey7ie28n16j20p00lr7b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