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654f2172gb342ed9d9f0e&690
http://s8/middle/654f2172gb342ed237957&690
http://s8/middle/654f2172gb342efa46977&690
文、图/荒原牧马人
很多人对丽江都充满了憧憬,的确,丽江几乎是一个可以让所有人达成梦想的地方。无论是世外桃源般遁世的生活状态,还是令你曾经沧海的视觉再次惊艳的旖旎风光,亦或是,日渐荒芜的心田里偶尔疯长的半真半假的艳遇情怀……
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曾经渴望一个生命漂浮在一种古老文化里的神秘感觉,那么,丽江同样可以让你的梦想变得美丽而真实——在这里,你可以邂逅至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活化石”的东巴文。
早在2003年,东巴古籍作为东巴文化的载体,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在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五项遗产中,东巴古籍是唯一一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
与其说是寻觅,到不如说是遭遇了东巴文化更加贴切。因为在此之前,牧马人也并不知道云南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有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叫纳西,有一种历史悠远的文化叫东巴,有一种名扬四海的利刃叫卡卓……
像所有的游客一样,走在丽江大研古镇的街头,难免不被扑面而来的浓重的商业气息所包围,从而有一种迷失惶惑的感觉,不知道不远千里赶来是为了什么。好在,仗着腿脚还灵光,在古镇那斗折蛇行的石头路上辗转腾挪了若干个来回,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乱里,终于看到了一家“东巴纸坊”,就是在这里,才让自己失落的心有了片刻的宁静,渐渐地被那种古老、悠远、神秘的文化所吸引。那一刻,一种想要亲近的感觉、想要探究的渴望从久已沉寂的心事里轻轻的飞扬,如同一个少年渴望揭开恋人那神秘的面纱一般。
“东巴纸坊”并不是很大,相反,只要有三五个顾客同时光顾的话,还会感觉到一丝局促。我去时,只有一个老“东巴”在店里,一顶礼帽、一副花镜,一脸的慈祥,很朴素的衣着,但是并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把目光从镜片上方投过来,与顾客的眼神做一个短暂而无声的交流,随即就低头继续自己手头的活计。任凭店里时而熙熙攘攘,时而鸦雀无声,南来北往的行旅们对初见的东巴文化商品品头论足,几经把玩,或犹豫不决,或出手豪爽,那老“东巴”也只是微笑不语,只有当你要求为自己买下的纸品书写东巴文字的时候,才是可以和他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这种古老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模式,或许,也是这种文化得以延续的原因之一吧。
东巴文化之所以神秘,一是因为东巴文,二是因为东巴纸。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便是在丽江,现在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文字的人也是越老越少,纳西族的老百姓会讲纳西语,但不会写东巴文字,因为东巴文字只有“东巴”才有资格学,而“东巴”是纳西族的“祭司”,所以东巴文已经到了急需拯救的地步了;而东巴纸的制造过程又因为结合了浇纸法和抄纸法两大造纸方法的特点而显得相当独特。
其实,东巴文化有着非常久远丰厚的历史渊源,只是,作为一个游客,我无力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东巴文化的魅力到底藏在哪一个历史的角落,哪一个时代的风云,很难说得清,于我而言,能够对这种文化有一个粗浅的认知,也就足够了,在商业行为日盛的丽江大研古镇,能够遇到“东巴纸坊”,并且得以流连片刻,权当是一种缘分吧,只在心底里,暗暗祈祷,东巴文化也可以永远传承,
你看,那位惜字如金的老“东巴”,为每一个有缘前来的红男绿女,用神秘的文字一笔一划书写着源自灵魂的倾诉和渴望,慰藉着一颗颗驿动的心。
有谁能够知晓,那笔端下的“山高水长”,寄托了多少无言的慨叹?
http://s3/middle/654f2172gb342fbe72c72&690
一丝不苟的老东巴
http://s14/middle/654f2172gb342f919fbfd&690
山高水长,无言的慨叹
【东巴文化】:
东巴文是居住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东巴文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是也能完整纪录典藏,至今仍在使用之中。因为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东巴经》就是用东巴文字书写的。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随着纸的发明,纳西先民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从保留下来的卷帙浩繁的《东巴经》看,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
东巴纸是一种极其特别的纸张,无论是用料,还是工序都殊异于其他传统纸张。首先,东巴纸的主要原料是瑞香科荛花,这是一种落叶小灌木,高约1米,树干只有拇指般粗细。它是有毒植物,像漆树一样,能让接触者的皮肤过敏,红肿麻痒,所以有人称东巴纸为毒纸。当然制成纸张后,毒性就消失了,但对于蠹虫仍然具有威慑力,保存数百年的东巴经很少发生虫蛀。
东巴纸的生产时间很短,从砍树到出纸大约一个星期,与竹纸宣纸动辄半年一年相比,速度飞快。但因为生产方式原始,造价还是非常昂贵。据东巴纸专家陈登宇先生测算,每做一锅,仅可煮干皮5公斤左右,最多可得25cm×60cm规格得东巴纸60张,需要砍伐原料树不低于1000棵,燃烧木柴200公斤,花费工时最少7天。解放前,50至60张规格为50cm×60cm的东巴纸,需要用一头羊去交换。如今因为原料稀缺,依旧无法大批量生产。丽江满街出售的所谓东巴纸旅游纪念品,绝大部分并非荛花制造。制好的东巴纸呈牙白色,因为属于皮纸,植物纤维极好,所以非常柔韧;因为用浇纸法,每张纸单独放料,所以非常厚实,可两面书写;又因为生产周期短,纤维较粗糙,至今仍无法解决印刷难题。有时人们会在最后增加一道用石头砑光纸面的工序。
http://s12/middle/654f2172gb342ecb8b42b&690
http://s15/middle/654f2172gb342ef2a48fe&690
http://s1/middle/654f2172gb342fb8b9850&690
http://s8/middle/654f2172gb342ec5d21e7&690
http://s15/middle/654f2172gb342f9e05bae&690
http://s3/middle/654f2172gb342fa4b3072&690
http://s4/middle/654f2172gb342ee54aac3&690
http://s1/middle/654f2172gb342eebf8be0&690
http://s5/middle/654f2172gb342f0989df4&690
http://s11/middle/654f2172gb342f1311dea&690
http://s12/middle/654f2172gb342f19be26b&690
http://s9/middle/654f2172gb342f1f777f8&690
http://s11/middle/654f2172gb34300d6e4fa&690
http://s7/middle/654f2172gb342f984c266&690
http://s7/middle/654f2172gb342fad488f6&690
http://s5/middle/654f2172gb342fb20d734&690
http://s5/middle/654f2172gb35186fa47f4&690
http://s2/middle/654f2172gb3430cb0859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