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天使黄立坤说  冬春交季老年病年轻化预防

(2010-04-03 20:33:15)
标签:

杂谈

我们所说的老年病,其实指的是一些慢病,确切地说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了使大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对慢病有个清楚地记忆和辨别,我们以“慢四病、慢五病、慢七病”给大家分别解释来增进您对这类慢病的认识,从而达到及早预防的目的。我们先说慢四病,这是目前高发病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下面X先生患的就是脑卒中,其实,就是脑梗塞(脑梗死)也称脑中风。

40岁的X先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身体一直很健康。两年前,他体检发现血压和血脂偏高,但没放在心上。不久,他双眼出现视物模糊现象,还有肢体麻木感,但这些不适的时间都很短,未留下什么“痕迹”,他自认为是劳累过度也未去医院。上周,X先生突然晕倒,送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脑梗死,现在正在医院接受系统治疗。
    X先生,住院病情基本控制后回忆中风前出现的上述种种症状,就是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如果当时能够重视并积极就医,“脑梗死”就不会发生。
  “小中风”是一通俗叫法,是相对于“大中风”而言,常指颈内动脉系统发生突然、短暂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的临床症状。有些中老年人,平时有高血脂与动脉硬化,但并不严重,一遇到工作过劳或精神压力增大,不知不觉会发生血栓阻塞血管,引发颅内短暂性脑缺血,随之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意识丧失;或一侧肢体麻木、沉重、口齿不清,喝水、吃饭有呛咳现象,走路脚有踩在棉花上的感觉,甚至摔倒等症状,但是持续几分钟后就清醒了。此病常常袭击老年人,患病率为18010万,来去匆匆、无影无踪是小中风的显著特点之一。但是,近几年,我们职场上的一些中青年朋友,认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且年轻、力壮、胃口好、朋友多、饮食无节制、作息无规律,久而久之,身体机能出现了偏差,我们熟知的老年病提前了,象X先生反复发作的小中风常是大中风的先兆,又没有及时予以彻底纠正,所以发生脑梗是必然的。据统计,小中风一年后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1.6%,约有13以上的小中风患者没有进行有效治疗,5年内会发展为“脑梗死”,而发作越频繁的小中风病人,则完全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

易患病人群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3.糖尿病病人;4.脑功脉硬化病病人;5.肥胖病人;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9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10.大量吸烟的人(每天10支以上,超过10)11.血栓前状态(泛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发作等)12.高龄。

以上易患人群中,有以下诱因常导致脑梗塞发病:

  1.季节变化,脑梗塞常年均可发病,但多在季节变化比较显著的时期形成发病高峰,如:温度、气压、湿度等变化较剧烈时,因此在一年中形成两个小高峰,分别为秋冬和冬春交接

  2.情绪波动时,如精神郁闷、长期压抑、精神激动、过分紧张等;

  3.生活习惯和环境改变时,如长途跋涉或熬夜后;

  4.长期卧床或睡眠中;

  5.长时间禁水、禁食导致血液浓缩时;

脑梗塞可以复发,并且可以多次再发。我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遇到反复再发达九次而最后死亡的病人。这是因为:一旦患有脑梗塞,说明机体已经具备了形成血栓的三类基础因素,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质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因素,这些因素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反复再发。因此,得过脑梗塞的病人,一定要遵医嘱,及时针对脑血栓形成的基础因素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脑梗塞的再发,特别是患脑梗塞,在有效溶栓时机内(6~24小时),及时治疗,血栓溶解,血管再通,自认为恢复正常的病人,往往因经济、人力等因素,再通后急于出院,不进行系统正规的、有效的病因治疗,而导致脑梗塞的反复再发,后悔莫及。

要防止脑梗塞复发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

  1.针对发病基础原因进行系统、正规、有效的治疗,去除或控制发病基础因素的发生是防止脑梗塞再发的关键。

  2.为达到防止脑梗塞再发的目的,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高凝、高粘及血栓前状态。

  3.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抽烟、酗酒、熬夜、多荤少菜、久卧久坐、不运动、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生气等不良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