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谣言证券市场印花税 |
分类: 证券市场 |
造谣已疯狂。上周四和上周五的交易时间,房地产保有税即将在四城市试点、周末加息、印花税将上调等谣言通过MSN、短信等渠道迅速在市场上传播,银行等板块和大盘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谣言,脑子清醒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脑子被驴踢了;有的专业人士也在忙乱中被迷惑;有的个人投资者更是搞不清真伪;后两者甚至在收到谣言后即时转发,为造谣者助阵。
每当大盘飘忽不定时,总有谣言出来,但在股指期货和融券两个做空机制出来后,造谣者多了起来。实际上,这是可以预料的。没有做空机制时,造谣者可能是无意识的,把道听途说的信息当作真实的信息传播;或者,为了低价拿到筹码,利用谣言制造恐慌。有做空机制后,只要谣言造成市场波动,造谣者即刻就能得到效果。可预计的是,造谣者将越来越多,并且,有可能从宏观信息发展到个股层面,甚至为了做空故意制造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谣言。或许,会有一天资本市场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景象。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谣言,我们要理性面对,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以为你的好友、家人、亲戚跟你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最起码要搞明白这个信息是从哪里来的。有些谣言,我们的常识就能判断的。如房地产保有税,怎么可能在三套房停贷后马上出来呢?任何一项重要的政策出来后,政府都要先观察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出后续政策。调控的目的是修复不均衡,如果连续出台猛烈的政策会让事情完全走向反面,从而打击经济,这不是政府的目的。印花税也是这样,所谓的为了股指期货交易公平与维护市场稳定谁更重要?
作为政府当然要打击谣言,但现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要让证券监管部门来遏制谣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可能要建立跨部门的联合管理机制。
最近的谣言中,有些是媒体的公开报道。媒体要有责任感,不要被人利用,要处理好抢新闻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对一些媒体只顾吸引眼球、不顾虚假报道杀伤力的问题,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制度。
实际上对谣言做出迅速反应,是媒体竞争中获胜的一个手段。可以想像的是,尽管政府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他们对谣言的反应会滞后。这时,媒体就要发挥作用,听到谣言后在第一时间求证并辟谣。久而久之,就有了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