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构内幕交易创新——以官为媒

(2010-04-02 11:42:08)
标签:

基金

证券

内幕交易

省领导

分类: 证券市场

最近,机构小范围内流传一个某基金内幕交易之大胆的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北京某基金公司认为西部一只重组的城投概念股有戏,为了彻底搞清楚上市公司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计划,找到当地的市领导。市领导就安排秘书陪着基金公司的人“召见”公司董事长,逼着对方交底。当了解到,公司即将摘掉亏损的帽子,年内计划二次增发,注入自来水资产和土地一级开发资产后欣喜若狂,认为挖掘到了一只大牛股,大举建仓。在买了1000多万股后就在圈子内四处放风,声称他们搞定了省领导,通过省领导了解到这只股票将如何如何牛,股价可以搞到30元,意在忽悠大家一起把股价“打”上去。

一些基金经理甚至投资总监一听故事如此美妙,蠢蠢欲动,也有谨慎的,就自己去了解。这一了解吧,发现并没有那家基金说的那么美妙。可看见的利好,无非只有摘帽、工厂将搬迁可获得一亿多元一次性收益和中标外地一个项目而已,今年的业绩不会有爆发性增长。至于计划注入的自来水资产已被市政府常务会议否决,而土地开发一级资产也还摸着边。但自己去了解的人,对自己了解到的结果是将信将疑,人家毕竟是搞定了省领导,上市公司那敢不向他们掏底?有省领导的帮助,资产注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吧?

 通过官员逼着上市公司交底,基金也真会创新、真会利用资源的。他们本身就拥有掌握内幕信息上的优势,还要这样干,这就是中国的机构!

有基金业内人士说,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有的机构是这样运作的:找到掌握上市公司资源配置的官员,然后,让官员与其一起运作,官员负责对特定的上市公司配置优质资产,他们负责二级市场炒作,大家一起赚钱。官员没有本钱或本钱少,机构就借给官员一笔钱,让官员从股价暴涨中获益。对官员来说,这不算表面上的受贿行为,隐蔽性强,也就有官员愿意这样干。

有这样的机构,中国证券市场的公平建设真是任重道远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