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严、细、快、实、恒”上下功夫

(2014-12-12 15:26:46)
标签:

育儿

分类: 管理心得

                     在“严、细、快、实、恒”上下功夫

                                                  --------读学生的总结有感

       前天组织郑老师所教的高二、三班(A层次)及高二、七班(B层次)的学生就郑老师的教学特点谈一下自己的感想。收上来以后,我逐一看了一遍,在看的过程中,几次感动地落下了眼泪。我为郑老师的认真负责也为同学们表现出的勇于胜利的决心所感动。从学生所写的内容看,我认为郑老师在落实学校的“严、细、快、实、恒,静、思、深、能、行”十字方针上下了大工夫,是值得学习的。

    “严”字当头。对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是老师的基本职责。我常讲:严格的管理也是一种爱,对学生的放纵就是犯罪。郑老师在课堂上的要求是严的,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听课时注意到了。看一下她的学生是怎样说的。高二、三班迟亚新说:“郑敏杰老师的成绩让我们震惊,她的课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效率。上每一节课她都会给我们强调效率。她上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上她的课时不会有犯困的机会,每一秒都精神奋发,每节课都有效率,都有收获,她会指导我们耐心整理笔记。她有坚韧的毅力,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高二、七班的史凯月同学说:“我认为郑敏杰老师得到这样的成绩是应该的,因为她很负责。要求严格她与其他老师的不同之处就是她不允许有不听课的学生,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跟着她的思路走,大家一起去做,去分析。在上郑老师的课时不会困,会紧跟着她的思路走。老师讲课时非常的清晰且有条理。老师给我的感觉是高效率高质量去完成教学。她每节课都会提问一下讲过的题,她的目标是都要会。我很喜欢郑老师的教学方法,希望在她的带领下能更进一步

    “细"字为要。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郑老师备课细致。老师们介绍郑老师的办公桌上常放的三本书是课本、教辅、非常学案。在老师们的印象中,“郑老师总是在办公桌前埋头做题,甚少言谈。”高二、七班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郑老师:“郑老师讲课很有特点,在课堂上她讲课由浅入深,层层解析课本中的知识。对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点她总是追求简洁。对重点的知识,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加以强调。我们的成绩不光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更多的是郑老师的坚持不懈。郑老师平常为我们解决问题从不发牢骚,尤其是我们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上。我们经常孜孜不倦的去请教她一些问题,她总是细心的为我们讲解,对我们不明白的一些地方也总是反复强调。久而久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能超越其他班级也就不足为奇了。高二三班的赵浩洁同学写到:“笔记记什么由她决定,去繁从简,去伪存真,数学笔记含金量高,这是我们数学老师最大的优点,我们的笔记记得全都是精华,全都是一题抵百题的好题,成为了我们复习时的第一手资料”。

   “快”字当先。在信息化社会,从知识的传授到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速度,没有较快的速度,学习的效率是很难提升的。在我听课的过程中,我总结的郑老师上课的四大特点是“高、大、精、快”。快就是节奏快,这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郑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会等待最后一名同学,程度差的你慢慢赶,程度好的你就跑就行,而且我会领着你跑。

高二、七班的黄方锋说:“郑老师讲课很有特点,她的思路开阔,反应也很快,让同学们都不敢走神。她总能带动我们的学习气氛,上课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上郑老师的课没有困意,只有应答声和算题时纸与笔的摩擦声。”

    “实”字为本。一切工作想法再好,落实不到位一切都等于零。李小敬老师认为郑老师备课扎实,常常是三遍备课法:“做一遍,筛一遍,研究一遍”。郑老师做题时用草稿纸是很多的。张魁柱老师说:“郑老师只要是准备讲给学生的题目都亲自演算,甚至有些题目演算完后决定不讲给学生。”

    一位她教过的学生写到:郑老师教学态度严谨,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格的数学老师。 在课堂上,她会将每一种做题方法写在黑板上,再写上例题。给我们最细心的讲解。让我们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在课下,老师给我们的练习题紧扣课堂。仅仅几道,却让我们真正做到了熟能生巧。

    “恒”字为最。从听课到学生及老师的反映,再看郑老师的成绩,几年来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已的一些好做法是成功的根本,也是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高二、七班的赵涵同学说:“对于郑老师和我们班取得的成绩,我并没有感到惊奇。因为我们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做了大量的试题,每天都在题海中遨游,每天都在巩固。刚开学一段时间,很不适应这种高效率的学习。因为上高一时的数学是王老师教的,进度相比较之下就比较慢。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适应郑老师的教学方式,成绩也渐渐地跟了上来,对郑老师也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上,郑老师的做法也很值得学习。高二、十班的王萍同学写道:“高一时我是一个对数学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然而自从到了郑老师所教的班级后,对数学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非常善于总结,总是找典型例题让我们做,而且她脾气很好,讲到需要理解的知识就耐心细致,该快的时候又会很快,上课效率非常高,她总是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每次看到她的笑容,心中总是有种亲切感,她平易近人,鼓励我们问问题,总是在我们灰心时给予我们鼓励和肯定,这样一位好老师,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定有她自己的很多汗水和努力在里面,她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最佩服的老师,最喜欢的老师。老师,希望您能在你的教学成绩上更上一层楼,我们也不会辜负您付出的汗水。”

    高二、七班的李心月说:“郑敏杰老师到现在为止担任我班数学老师半学期,相信大家在这个学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就拿我个人来说吧,以前的我最讨厌数学,而且数学成绩从未及格过,一上数学课就想睡觉,以至于数学这种连贯性极强的学科被我拉的跟不上,最后到了连我自己都想要放弃的地步。直到遇见了郑老师,她不放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聪明与否,她都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解,直到把同学们讲会为止。她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让我们学习,每次都会语重心长的给我们讲道理,告诉我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从此,我爱上了数学,更喜欢上了郑老师,我希望在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为了了解郑老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我没计了几个问题,以问答形式请郑老师谈一下自己的感悟,现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1、你如何对待成绩差的学生?采取了什么措施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

   答:学习差的学生上课会溜号,也不认真听课,但多关注他们应该有一定的作用,上课时提问一下,讲课多注视他们,讲课间隙走到他们旁边多停留一会,想办法一定不让他们形成小团体。

    2AB两个层次的教学中,在备课环节上知识内容、能力要求、习题例题的安排如何区别对待?讲评时怎样操作?

  答:A层次较快一些,自己动笔较多一些,让他们自己思考也较多。

    B层次就降低要求,注重中等难度的题目,讲的相对多一些。

    3、课堂上采取什么措施让每一个学生(或更多的学生)精力集中去听你的讲解?

   答:时时刻刻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个别同学状态不好就提问一下。多个同学状态不好就说几句课外的话,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一般情况下,要是他们精力不集中,这节课就白上。

    4、在课下作业的布置上你是如何操作及理解的?批改及讲评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答:作业量基本上5-10分钟就能完成,一周二三次左右。对于做错的基本上面批面改。

    5、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你认为学生的课堂笔记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答:课堂笔记和错题笔记不同,都是我让他们记的典型例题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例题也都是一类题型。可以当成复习资料,不是很多,但比较精。

    6、有的学生反映你讲课节奏快,跟不上,更多的学生说已适应这种快节奏,认为效率高。你是如何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掌握课堂的节奏?

   答:我认为我的讲课语速快,但台阶不大,有个别同学不适应,就课后多交流一下,讲一些道理,多照顾一下数学较弱的同学,多提问、多指导。

    7、你认为学生成绩提升上有多大的空间?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去实现成绩的提升的。

   答:对不起,我没有什么能总结的具体方法。

    8、学生反映你的课容量较大。你是如何实现大容量、快节奏前提下的高效率的?

   答:可能是学生感觉我说话快吧,我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不浪费课堂时间就行。

    9、你在教学上的幸福是什么?你认为你自己幸福吗?

   答:我感觉学生充实、愉快、能听懂,我就自然幸福。

     10、你对学校教学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暂时没有。

   总之,在教学上,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以上这些内容,从多个层面反映了郑老师的教学特点及风格,希望广大教师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贾生叶

                                                                                                                            2014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