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山西原平市、诗人雷霆 《世界华人网》《华狐网》转载

(2013-12-16 15:29:50)
标签:

杂谈

专访山西原平市、诗人雷霆 <wbr>《世界华人网》《华狐网》转载
   核心提示:—— 专访山西原平、诗人雷霆(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诗人系列专题访谈)中国访谈记者/白恩杰(《天涯诗刊》主编)编辑整理/寇宗源、高晓东(《天涯诗刊》执行主编)专访诗人简介:雷霆,男,1963

 

  —— 专访山西原平、诗人雷霆

   (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诗人系列专题访谈) 

                        国访谈记者/白恩杰(《天涯诗刊》主编)

                     编辑整理/寇宗源、高晓东(《天涯诗刊》执行主编)  

       专访诗人简介:雷霆,男,1963年生于山西省原平市。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迄今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文学界》《绿风》《青年文学》《诗林》《延河》《滇池》《诗神》《飞天》《诗歌报月刊》《诗选刊》《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诗作800余首。出版《雷霆诗歌》《大地歌谣》《官道梁诗篇》《我的官道梁》等专著。1994年参加诗刊社第12届青春诗会。作品在《诗刊》等刊物大奖赛中获奖。不少作品被选入各种诗歌选本。曾获第四届赵树理文学奖。“黄河文学奖”、“山西文学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现居山西原平。
   
诗人雷霆的诗,恰如唱诗班庄严而抒情的声音萦绕在官道梁上,不迷醉甘苦,不沉沦生活的浮尘。官道梁,对雷霆来说无疑是一个精神地标式的诗意符号,似乎是在官道梁上为自己的灵魂建造一座奢华的圣殿。
   
今天,我们很荣幸能在百忙之中采访到著名诗人雷霆,借助“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诗人系列专题访谈”的平台,让我们共同走进诗人雷霆:
《官道梁》——精神的地标。

专访山西原平市、诗人雷霆 <wbr>《世界华人网》《华狐网》转载

 

       诗人、中国访谈记者白恩杰与《天涯诗刊》执行主编寇宗源、高晓东采访雷霆先生

   

 中国访谈网:雷霆老师您好。一直感到您是一个个人写作非常严谨、扎实、从容、内敛而富有节制您的《官道梁》从诗中可以窥视到,您试图对本土历史遗迹和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挖掘,以及对已故的人,或者逝去的往事,成为写作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题材。那您诗歌创作的初衷是什么?谈谈您与《官道梁》的不解之缘。
   
雷霆:您好!我写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以后大体上有10年停笔吧。2007年重返诗坛。回顾起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的狂热,二是90年代的抒情,三是2007年以后的安静、倾听、描述,更多关注那些从心灵深处出发的思考。对于我目前的诗歌写作,我想是这样的:
    首先在诗歌的地域上不断地挖掘,至少官道梁就是我最大的诗歌疆土和最远的诗歌天涯。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几十年来,尽管我生活在县城,经历了外面的天空和四季,但骨头里的那种乡情却时起时伏,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些朴实的的事物让我感动,它们就像远在深山里的野菊花,用它们闪烁的光芒照亮我内心的芜杂和荒凉。你从我先后出版的诗集里能感受到这种灼热带来的心疼,从我不断赞美的乡村景象中能感受到有一种爱原本就在,它们优秀的品德不断提醒着我们疲累的生活。
    其次是,我性格中好像天生就有忧郁的一面,自觉不自觉地会带进诗歌。有时候我想,一个人的忧郁和伤感,是不是我写作的原始动力?你不知道,许多时候我在写下故乡的诸多事物,比如拴马桩,碾盘,远去的小溪,马车,田野上秋风中的玉米秆,黄昏时归来的羊群溅起的尘土。。。我的眼角总是潮湿的。我很敏感自己的童年,面对饥馑和贫穷的年景,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对大地上的草木和山川,我们不言不语,迎着四季的交替,移动着我们卑微的生命。我90年代的许多作品里,如,《梦中的老虎》,《拒马河》,《蓝天深处的马车》,《秋歌》,《看鹰》等等,都弥漫着这种忧郁的气息。   
    再次,诗歌表现手法有时也很重要。在不断地写作当中,随着年龄,经验,阅历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作为一个诗人,去表达时往往得俯下身来,用诗歌的目光去端详,去厘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我期待一种缓慢,一种隐忍的热爱。这样的写作有时会陷入缓慢,而让人感到絮絮叨叨。如果说这样的表达能够成功的话,有的诗人认为一定是在冒险。对此,有时候我也很苦恼,不过既然关注了官道梁这一地标,我会再尝试一段时间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诗歌就是对生活的记录和怀念,只是因人而异罢了。诗人不是预言家,不是演讲家。我们需要仔细地观察生活的纹理,念想尘世上的美好,用那种不偏不倚的,不卑不亢的姿态打量前世今生。把我们依赖的汉语盘活,让词语在暗夜里熠熠生辉。我知道,选择诗歌写作要有失败的准备,因为诗歌除了勤奋不懈,更多依赖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不是那种天才诗人,得靠不断的后天努力去弥补先天的不足,特别是理论上的不到位。
    中国访谈网
:您的诗歌语言有一种泥土的气息,就像您写的山药蛋一样,仿佛是从肥沃的土地里自然而出的,您可以谈谈这种语言是在怎么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锤炼而成的?
   
雷霆:哈哈,你也注意到我诗歌语言的老土了。那年我写出《官道梁的谷子熟了》,《刨土豆》等作品后,杨克在我博客评论说:没有见过这样土的好诗。这当然是诗人对我的鼓励,事实上,这也是我在写作中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讲,诗歌的语言是不是要更加贴近文本的指向,更加多地与所表达的思想融为一体。而且诗歌写到一定程度,是要避免和拒绝激情的,同时也要远离华丽的“规范”的语式。有机会你看看张乐朋给我写的评论,他对于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阐述,我还把这篇文章作了《我的官道梁》这本诗集的序言。从阅读角度看,我的诗歌语言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二是没有接触过乡村景物的,在阅读当中会产生一些语感上的差异。在我写作中,许多时候也尽量把很方言的词语避开,但是要保留北方山村朴素的民间语言。说到底,诗歌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必须从自己出发,从你处的环境着眼,去选择和把握语言。况且,诗歌的个性就是包括语言的使用,意像的遴选,情绪的到达,精神的高度等多方面的个性,语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中国访谈网:
当今诗坛对好诗的标准指向很模糊,那到底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好诗有哪些特质?诗歌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请您谈谈您的观点。
   
雷霆:这个问题纠缠多年,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解释。但是诗歌在变化中发展,在时代的感召下调整。总的来讲,诗歌是言志的,这是古人说的。为什么言志?怎样言志?言到什么程度?好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时候无以言说。怎么说呢,我一直认为诗歌的好与不好,优和劣,应该有这样的标尺:
    一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和担当。我们和大千世界的生命没有两样,我们有的是善良的朴实的宽阔的胸怀,在完成一首诗歌时,这些东西就是语言背后的力量。从古到今,从国际到国内,我们读到的优秀诗歌都包涵或者渗透着一种情怀,具体点讲就是大德大爱。对于事物的谦卑,对于人间友爱的尊敬,对于苦难岁月的顿悟.没有这样的背景,诗歌的写作很可能会陷入自恋和语言的游戏。
    二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语言天生的敏锐和锋芒。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有过目不忘的魅力,语言的抉择决定了一首诗歌的敞亮程度。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山东诗人阿华的诗歌,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还有雷平阳,娜夜,张执浩,大解,陈小素,刘年,哈,太多了,一时数不上几个。你读他(她)们的诗歌时,是不是被他们特有的语言魅力所感染,被其中独特的经验所击中,仿佛雨后的阳光瞬间就照亮你的心灵。所以说,一首好诗是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力量。
    三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所表达事物的不偏不倚。什么是诗歌能够完成的,什么是诗歌要抵达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一首好诗的线条应该是明晰的,节奏是稳健的,旋律是悠扬的,它能够让人瞬间安静下来,远离喧嚣、嘈杂和俗气。这是不是马拉美所说的诗歌要达到精神的高度?我想是的。
    中国访谈网
:雷霆老师,您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诗歌创作,您能否谈一谈在如今这样一个环境中诗歌创作的一个方向?在如今这样诗歌被冷落搁浅的的环境下,您对诗歌创作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雷霆:诗歌没有被赋予救世的价值,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应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仍然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对于文学而言,观念丛生,诗歌的派别纷呈,文学的价值观支离破碎。诗歌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因为诗歌的前进总是相伴于社会的变革。从目前看,一个成熟的诗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清晰的思维。坚守平和谦卑的底线,不盲从,不放弃,不喧嚣,安安静静关注内心的涟漪或者波澜。心态就是境界,就是我们需要的环境。
    中国访谈网:
有人说:“诗歌永远属于年轻人的”。当今80、90后校园诗人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很显然现在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如今对于90后诗人,他们写诗是一种机遇还是一种挑战?您是如何看待的?
   
雷霆:“诗歌永远属于年轻人的”这句话,更多是指年轻人充满激情,而诗歌永远是需要激情滋养的。80、90后诗人所处的年代不同,他们会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际上,一代一代诗人都同样拥有诗人本身的涵养和素质,只是观念上的差异,判断事物的差异。。。但不变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诗歌博大的情怀,温暖的胸襟,来自心灵深处一次次的感动和惊喜。
    中国访谈网:
好,非常感谢雷霆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让大家更加了解您对诗歌的理解和看法,希望您在诗歌和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再次感谢您!
    雷霆:
好的,不客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