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2012-06-19 13:25:41)
标签:

radish

莱菔

萝卜

东莱

脱落

分类: 杂谈

radish来自希腊语raphanus

    英语单词radish['rædiʃ] n.萝卜)源于希腊语raphanusraphanus在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radish,其中,ph[f]异化为d[d],第二个字母a[ə]异化为i[i]nu[nə]脱落,s[s]异化为[ʃ],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发音的异化和脱落非常严重。

 例如: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把“轮胎”叫做['taiə],可能是最初去美国的英国人没有文化,只会听说,不会读写,当他们根据['taiə]写单词时,由于yi都可以发[ai],有的人写成tyre 有的写成tire,由于大多数人都写tire,最后美国人的字典和教科书就确定tire来记录['taiə]这个音节,并表示“轮胎”,所以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表示“轮胎”的词发音相同,拼写不同。这就是字母y异化为i的现象发生的过程。

再者,为什么说是美国人写错了,不是英国人写错了呢?我们要注意到英国英语的tire(使厌倦)和tyre(轮胎)各有分工,意义明确。而美国英语的tire(轮胎)和表示“使厌倦(tire)”(我们都熟悉它的形容词形式tired ['taiəd] a. 疲劳的, 累的, 疲倦的)的单词成了一个成了一个词,换句话说,tire在美国英语中有两个义项:v.使疲劳;n.轮胎,并且美国英语没有tyre这个词。说明最初的轮胎写法应该是tyre,是美国人写错了,不是英国人写错了。

再如:“睡衣(pajamas)”这个词产生于1800年前后,当时英国在印度搞殖民统治,印度的穆斯林(Muslim)穿的长及脚踝的长袍叫pai jamahspai=ped表示“脚”,jamahs表示“睡衣裤”。这种拼写太繁琐,后来英国人简化为pajamas,而去美国的英国人把它拼成了pyjamas,在记录第一个音节pai[pə]时,英语人选择了字母a表示 [ə]音,美国人选择了字母i,这个字母i又异化为y,出现了字母y[ə] 音,这是不正常的,大家可以查一下字典,字母y通常的发音为[ai][i][ə]音的单词极少,便是证明。这个单词的产生还有字母脱落的现象,首先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省略了不发音的字母h,接着英国人省略了字母i,美国人省略了字母a。这符合语言发展的简约原则。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英语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发音的异化和脱落现象,这导致了拼写的异化和脱落现象的产生,由此可知,raphanus变异为radish是可信的。

raphanus音译自莱菔

大英袖珍百科Britannica Pocket Encyclopedia)对萝卜的注释是这样的(英文略):radish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拉丁学名Raphanus sativus。可能起源于东方,食用其肥大肉质根。热量低且体积大,味辣,常生食。根的可食部分的形状和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从白色至粉红色、红色、紫色和黑色。

可知英国人认为radish的名称可能来自东方。

raphanus['ræfənəs]的发音近似“莱菔”,可以证明radish来自东方,而且是来自中国。

汉语萝卜的名称,历代各有不同。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莱菔》:“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葡。”莱菔,萝葡即萝卜,萝卜子在中药房叫莱菔子,可知“莱菔”就是萝卜。

 萝卜历来名称的变化,体现了语音的变化。芦萉(lúfèi),莱菔(láifú),萝葡(luópú),萝卜(luóbo)。 lulai可知元音uai互转,由luluo,元音o衍生。由feifu,可知元音eiu互转,由fupu可知辅音fp互转,由pubo体现了元音uo互转,辅音pb互转。

 由于萝卜的根状茎呈辐射状,作为词根radi-就有了表示“辐射”的含义,后来又引申为“半径”“镭”“无线电”“光线”之义,因为他们一个共同特征,呈辐射状,像萝卜的根。radi-为词根的词举例如下:

radicle ['rædik] n. 幼根, 根状部

radio ['reidiəu] n.收音机, 无线电

radioactive [ˌreidiəu'æktiv] adj.放射性的

radium ['reidiəm]n.镭(一种放射性元素)

radius ['reidiəs] n.半径,半径范围

radiometric [ˌreidiəu'metrik] adj. 辐射测量的, 辐射度的

radiance ['reidjəns] n. 光辉, 辐射

radiant ['reidjənt] adj. 发光的, 明亮的, 辐射的

radiate ['reidieit] v.放射, 散发, 辐射

 

莱菔是胶东半岛人对萝卜的古称(莱菔的含义)

莱菔的“菔”,萝葡的“葡”和萝卜的“卜”是模拟萝卜被从土里拔出来时发出的声音,属于象声词。

“莱”的本字是“来”,甲骨文描写的是萝卜长在地里的形状,上部为萝卜缨(见图一),由于叶子过大,萝卜缨的叶尖下垂,下部为萝卜的本根,呈辐射状。后来在图一的基础上加了十字(见图二),表示萝卜为十字花科,萝卜叶子属于草本,后来为了表明“来”是一种早本植物,加了草字头“艹”,“来”便写成了“莱”(见图五)。

小篆的来字,由于突出了“十”字和本根,弱化了叶子的描写(见图三、四),萝卜成熟后,拔出平放在地上,萝卜樱子的散开的面积应该是萝卜根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篆的描写已经不和实物相符了,虽然叶子的描写还很生动形象,保留了叶子过大而叶尖下折的特征,但还是误导了许慎。《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许慎把“来”看做对麦子的描写,认为“来”是麦子,并认为“来”“麦”相通,“麦”字另有其它字形,这里不讨论,之所以出现这样错误,是因为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

 

            (甲骨文“来”)

图一      http://s12/middle/6548f6bftc83a6824b83b&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图二http://s5/middle/6548f6bftc83a6b1328e4&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小篆“来”)

      图三 http://s5/middle/6548f6bft7a6c3e6cb3b4&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http://s13/middle/6548f6bftc83a6e443c9c&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图四

 (小篆“莱”,甲骨文和金文未见“莱”字)

 图五http://s2/middle/6548f6bftc953a7c77371&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山东的胶东半岛古称“东莱”

《汉语大辞典》注:东莱,古地名。《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盬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 韦昭注:“东莱,齐东夷也。”按,在今山东省北胶河以东。今山东省龙口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

《左传襄公六年》:“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按,襄公六年即公元前576年,已到春秋(前770477)中期。

《左传》曰:“哀公五年秋。齐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鉏、公子阳生来奔。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士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按,《莱人歌》提到的哀公五年即公元前490年,莱国存在。

由以上文献可知:东莱指胶东半岛,春秋末期有莱国存在,莱国在春秋末年为齐国所灭,莱人生活在胶莱河沿岸及以东的地方。

莱国之所以称为莱,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特产是萝卜,莱人即莱国人,也是种萝卜的人,这正如中国叫China(瓷器),因为中国的特产是瓷器,中国人叫Chinese,生产瓷器的人。这是根据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命名的,属于特征命名法,类似的名称再如:学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诣的人),花匠(种花的人),铁匠(打铁的人),木匠(做木工的人)等。

现在山东半岛许多地名和“莱”有关,如:莱州(种大萝卜的地方),莱州湾(海湾边上种着萝卜),胶莱河(连接胶州湾和莱州湾得河,河边种着大萝卜),莱阳(位于莱山的南面),蓬莱(生长蓬草和萝卜的地方)。

我们可以猜想,在春秋时代,胶莱河和胶州湾边种着大萝卜,莱人们在这里辛勤的耕作。

其实“东”的本意也是萝卜,指的是萝卜根茎,(见图六、七),这是甲骨文的“东”字,像萝卜成熟,被从地里拔出后割去樱子的形状,上部表示萝卜缨被割下后留下的茬(叶芽),中部是萝卜膨大的根,下部为侧根,呈辐射状。金文描写的更生动形象(见图五、图六)。许慎《说文解字》“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凡东之属皆从东。”,此说法应该是许慎根据小篆(见图十、十一)的猜测和附会,许慎并没有见过甲骨文和金文,用常识去想一下,日出时可以描写为“日在木中”,日落时也可以描写为“日在木中”,这不是东方特有的现象,所以“日在木中”的说法是错的。后来东字表示萝卜的意义渐渐失去,转移为表示“产萝卜的地方,即东方”上,汉朝的人也不知道“东”的本义为萝卜了。 “东莱”一词就是指产萝卜的地方。

   (甲骨文)

    图六   http://s7/middle/6548f6bftc953aa0bf7c6&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图七

  (金文)

 图八     http://s13/middle/6548f6bftc953ab28988c&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图九http://s16/middle/6548f6bftc953abda3e5f&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小篆)

   图十        http://s12/middle/6548f6bftc953acb1cb5b&690字源探究" TITLE="张振林:radish 字源探究" />

          
图十一

 

萝卜有几个发音,除了字典上的luobo,方言中还有luobeiluobu。韵脚由o异化为eiu符合音变的规律,元音之间可以互转。

再例:汉语有个字“甭”,是“不用”两个字的合体,它的发音也是“不用”两个字的合音。在合音的过程中,“不用”(buyong)连读成“甭”(beng),字母uy脱落,ong发音异化为eng,可以体会一下发音的脱落,异化现象。

 结语,radish一词源自中国,而且是源自中国山东的胶东半岛。

参考文献: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我的英语单词讲义》张振林 牛书田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版

《籀篆字源研究》王美盛著,齐鲁书社 2010年版

《古代汉语》 王力 主编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柯林斯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出版公司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朗文当代高级辞典》朗文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第九次印刷版

《单词词源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 1966

《美国传统词典[双解]》休顿·米夫林出版公司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大英袖珍百科》网络最新版

《英语常用词汇》 高名凯 刘正埮 合编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