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翻译英语而形成的单纯词,叫音译词,之所以音译而不意译大多是因为起先汉语中没有跟这个英语单词相对应的事物。根据翻译的方法分为四类:
一、一个英语的音节对应一个汉字,逐个音节翻译,即纯音译法,译出来的词叫纯音译词。
tank
[tæŋk]n.坦克
【 tan(坦)+k(克)】sofa ['səufə] n.
沙发【so(沙)+fa(发)】
二、部分音译,部分意译,即音译加意译法,译出来的词叫音译加意译词。
mini-skirt['mɪnɪskɜ:t]n.迷你裙【
mini迷你(本意“小”)+shirt裙子为音译加意译词,前部分音译,后部分意译)】
New Zealand
新西兰【 new(新)+zealand(西兰)为音译加意译词,前部分意译,后部分音译;台湾、港澳地区翻译成纽西兰,属于纯音译词。】
三、先音译某个单词,在音译成分后加上表示类别名称的词素(通常表示义类,也叫义素),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解,也为了凑足双音节,即音译加注法,译出来的词叫音译加注词。
beer
啤酒【beer
音译为“啤”,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东西,于是加上表示类别的词素“酒”,人们便知道“啤”是一种酒。“啤”是音译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现在“啤”有了具体含义,表示一种酒(beer),可以作构成新词的词素,于是产生了“扎啤,暖啤,冰啤,生啤”。人们只说“来杯扎啤”,没有人说“来杯扎啤酒”的,可以证明“啤”已经有了表示“啤酒”的功能。另一个原因是汉语的习惯,汉语通常为双音节词(扎啤),或四音节词(如成语),三音节词较少。语言不是靠逻辑判断和推理,是约定俗成。值得讨论的是“扎”,本来译自英语jar,本义指罐,
瓶,
坛等盛液体的容器,在汉语中专指一种啤酒杯,那么“来杯扎啤”中的“杯”和“扎”都指盛啤酒的容器,有些重复之嫌,但是也有这样说的,是因为“扎啤”现在已经专指散装啤酒了,因为他是按jar来卖的,所以可以说“来两杯扎啤”。】
sardine
沙丁鱼
【sardine音译为“沙丁”,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东西,于是加上表示类别的词素“鱼”,人们便知道“沙丁”是一种鱼。】
四、为了满足人们望文生义的要求,在音译的同时选择和这个英语单词词义相关的汉字来翻译,即音译兼意译,译出来的词叫音译兼意译词。
vitamin
维他命【vi维+ta他+min命,逐字音译,所选的字结合在一起可以表达“维持生命的物质”这一含义,现在多译为“维生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