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要经常“九思”/《〈论语16.10〉解析》

(2012-06-29 08:58:22)
标签:

用心思考

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

思考问题

特征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1610》解析 

君子要经常“九思”/《〈论语16.10〉解析》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nàn),见得思义。”

【注】① 思:思考。

② 忿:愤恨,发怒。难(nàn):灾难,怨仇,后患。

③ 得:得利。义:道义,适宜。

【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个问题需要经常用心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有没有明白,听的时候要思考有没有清楚,待人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个人的容貌仪表要思考是否谦恭,与人说话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实,履行职守做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敬慎,有了疑问要思考有没有虚心向人请教。愤恨发怒时要思考可能带来的后患,有利可得时要思考对照道义是否得当。”

   君子要经常“九思”/《〈论语16.10〉解析》

   【解析】 
孔子提出的“九思”,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思考问题及做事原则四个层次,多角度地论述了君子的特征。是规范一个人言行的顶上功夫,也可以说是做人的清规戒律。

    第一个层次是“目明耳聪”。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接触的的信息,主要是听和看得来的。这样,看得时候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听得时候是否弄明白了话语后的潜台词,就十分重要了。

    第二个层次是“色温貌恭”。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外界时,态度要温和,表情要恭敬,体现的是处处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温和则容易与他人相处,恭敬则容易被他人接纳。

    第三个层次是“言忠事敬”。说话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感受和利益,做事时首先考虑的是“敬其事而后其食”,为人谋要忠心耿耿,做事情要爱岗敬业。有了如此修养,则走遍天下无人不喜无人不爱。

    这三个层次能否做好,取决于第四个层次,即努力修养“慧、定、戒”、戒除“痴、嗔、贪”。有疑不思问为“痴”、忿而不知克为“嗔”、见得不思义为“贪”。

    贪、嗔、痴,是一般人的特点。《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即是化身:猪八戒贪,孙悟空嗔,沙和尚痴。见得思义即可戒除贪婪,忿而知克即可镇定嗔恨,有疑思问即可增智开慧。一个脱离了贪嗔痴的人,必然可以目明耳聪、色温貌恭、言忠事敬。

    在具体修养之时,应首先从见得思义做起,相比较而言,戒贪最为容易而开慧最难。那就让我们从戒除贪欲做起吧。

君子要经常“九思”/《〈论语16.10〉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