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既不争强斗胜也不结党营私/《〈论语15.22〉解析》

(2012-04-24 09:44:32)
标签:

争强斗胜

结党营私

和谐

心胸开阔

陷阱

幼稚

篱笆

茫茫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1522》解析 

君子既不争强斗胜也不结党营私/《〈论语15.22〉解析》
   【原文】
曰:“君子矜
(jīn)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① 矜(jīn):庄重,端庄严肃的态度。争:争斗,任性使气。

② 群:合群,与人团结。党:阿(ē)附结伙,相互勾结。

【译】 孔子说:“君子庄矜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与人团结而不结党营私。”

君子既不争强斗胜也不结党营私/《〈论语15.22〉解析》

   【解析】
  一句“矜而不争”,似乎就包括了“周而不比”与“和而不同”两方面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能够端庄严肃,来源于他没有与人的争斗之心,既不争名,也不争利,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怜悯地注视着相互争斗不休的人们。毫无争斗之心又源于对“身外之物”的超然,他们视金钱名利如粪土,视“不义而富且贵”如同天上的浮云。正因为具有了这样的修养,他们在入世和处世之时,才会与他人在求同存异中达成默契的和谐。在君子的词汇里,只有为了修养的竞争,而没有争名夺利的势利。

 没有利己的争斗,就没有利害的碰撞;没有利害的碰撞,也就没有必要去结党营私。君子的心胸开阔得如同旷野,君子的眼界在地平线以远,他以内心的谦虚和明丽,以外部的刚健和崇高,来“和同”应该和同的一切,来与社会大众广泛的团结,集聚为一支庞大的群体,就能干起移山填海的大事业。

 君子的心灵系念着普天下的大众,君子的眼光永远关注着芸芸众生。门外是大道通衢(qú),门外的世界山青水秀,君子的心灵之门时刻处在开放的状态,随时准备迎纳远方的客人。只有打破一己之私,破除一己之见,才会开启心灵的门扉。自然之门开启,可以谛听万户鸡鸣;心灵之门开启,则能够容纳宇宙大千。只有敞开心胸,才能与他人之心相交,人心与人心的相交,如溪流相汇;人心与人心的撞击,如山泉叮咚;人心与人心的和谐,如同琴瑟和鸣般的幽谷绝唱。君子的“群”,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中包括那些反对过自己而愿意更弦易辙的人,当然也包括愿意脱胎换骨的“坏人”,当然也包括愿意弃暗投明的“敌人”。善于团结的人不仅会使自己的队伍像滚雪球般发展壮大,还会最大限度“此长彼消”地削弱敌对阵营的力量,从而使社会大众的伟大事业蓬勃向上欣欣向荣。

 小人既然是不“群”的,那么他必然在搞“党”。他们处处“利”字当头,团结谁打击谁一概用“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衡量,他会像孙悟空那样用金箍棒画个圆圈,凡是对自己没利的人谁也别想进这个圈子;凡是妨碍圈子利益的人就视若寇仇。喜欢搞小集团、小帮派的人,乐得就是那份追名逐利的狐貉趣味,他们相互扎在一起,就像吃过了“嗑药”而疯狂不已的“毒友”一样,拼命地趋炎附势,嗅寻着蝇营狗苟。这些私欲不断膨胀的小人,虽然也吆王喝六地招摇过市,其实内心孤独得要命。因为孤独,所以看不得别人的热闹;因为暧味,所以容不得别人的光明;因为狭窄,所以两眼冒血地嫉妒着他人;因为狠辣,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杀向一切人。有共同利益之时,他们成帮结伙狼狈为奸;一旦没有了共同利益,他们会立马分崩离析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即使是臭味相投之时,他们也是各怀鬼胎相互算计,在“党同”的同时,随时暗中进行着“伐异”,他们在暗处不停地挖着陷阱,把自己那颗毒心“地雷”掩埋在不被人注意的草莽之中,既疯狂地打劫误入其间的“旅客”,又残忍地收拾自己的昔日同伴,他们甚至会吸干同伙的血液、吞光同伙的骨头!

 人心的差异,比面容的差异要大得多。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谁也不把“好孬(nāo)”二字刻在脸上。小人在骗你之时,满嘴的花言巧语简直就是口吐莲花,满脸的稀烂笑容要赛过花魁牡丹。因为没有这样的本事,他怎能把你这个涉世未深者诓入他那个“圆圈”?你兴许就会在上了贼船之后沉迷其间执迷不悟;你也兴许会甘为他们的“马前卒”,枪尖上沾满了朋友的鲜血;但你也兴许会成为他们吞食的“唐僧”,悄然地从这个世上“蒸发”。因为他们容不得你的背叛,实际上你在沾染上了“腥臊”之后,也早已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只好死心塌地成为供他们驱使的奴才。

 因此,当你怀惴着善良而尚嫌幼稚的愿望,开启了封闭的门扉,拔除了圈囿心灵的篱笆,意欲融入茫茫人群时,一定要张大明亮的眼睛去审视所遇到的每一张面孔,千万莫被小人的外表所迷惑而误入“白骨洞”。

君子既不争强斗胜也不结党营私/《〈论语15.22〉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