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忠信行笃敬,即可通行无阻/《〈论语15.6〉解析》

标签:
忠信笃敬荒蛮答理程度态度循序渐进敦厚恭敬论语 |
分类: 《论语》解析 |
【原创作品】
【注】① 笃敬:敦厚恭敬。
② 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貊(mò):古代对东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蛮貊之邦:指文明程度极低而不开化的国家。
③ 州:古代民户编制,五党即两千五百家为“州”,不同于后来地方行政区划的“州府”。里: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五邻即二十五家为“里”。州里:本乡本土,也指文明程度极高的华夏诸国。
④ 参(cān):高高地耸立着。
⑤ 舆:车箱。倚:靠。衡:车辕前的横木。
⑥ 书:写。绅:系在腰间的衣服带子。
【译】 子张向孔子请教人应该怎样行事。孔子说:“说话忠实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到了文明程度极低的蛮貊之地,也能行得通。反之,言语不忠实守信,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在文明程度极高的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的时候,仿佛看见‘忠实、守信、敦厚、恭敬’这八个大字高高地耸立在面前,坐车的时候,又仿佛看见它就倚靠在车辕的横木上。只要你时刻都想着它,那么不论到了哪里都能行得通。”子张把这句话写在系衣服的带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