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论语14.5〉解析》

(2011-11-28 08:19:32)
标签:

逞勇

尚力

雄心

本事

治水

种田

恃力者亡

恃德者昌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145》解析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论语14.5〉解析》
    【原文】
南宫适
(kuò)问于孔子曰:“羿(yì)善射,(à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躬稼而有天下。”夫(fū)子不答。

南宫适出,:“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① 南宫适(kuò)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字子容,即南容

羿(yì)后羿。相传是有穷国的国君,善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家臣寒浞(zhuó)所杀。

(ào)寒浞之子。荡:冲杀。荡舟:驾船左右冲杀,勇猛无比。为夏后少康所杀。

死:死亡,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人的死亡可分为三种:因生理衰老而发生的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因各种疾病造成的病理死亡;因机体受机械的、化学的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死亡。第一种为正常死亡,后两种为“非正常死亡”。得死:正常的寿终正寝曰“老死”,非正常的死曰“病殁”或“横死”。“得死”即得到寿终正寝的死,谓得“善终”。不得其死:没有得到好的死法,即得不到善终。然:通“焉”。

朝的开国之君,时的臣子。帝在位时,受命治水,历经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极尽劳苦而最终平定水患。后受禅,即帝位。

:即后稷,名。擅长耕稼,帝选他做农师,他播种百谷,使百姓免于饥馁。受封于(tái),以为姓,成为侯国。

⑦ 若人:就像这个人。

【译】 南宫适向孔子问道:“后羿擅长于射箭,擅长于水战,最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好死。禹和稷勤勉职守和耕种庄稼而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答言。

南宫适出去以后,孔子说:“君子就是像他这样的人呀!这个人多么崇尚道德啊!”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论语14.5〉解析》
    【解析】
  逞勇而无义,尚力而无德,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局。南宫适就是“三复白圭”的南容,他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力和德的关系。后羿相传是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射箭,传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引弓发箭射下了九个,只剩下了现在的一个。他崇尚武力,曾夺取了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家臣寒浞所杀。奡是寒浞之子,力大无穷,勇猛无比,能够把大船拽上岸,在陆地上拖着舟走,后被夏后少康所杀。这两个人一个善射箭,一个力气大,后来都不得好死。禹和稷没有此二人的雄心和本事,帝舜在位时,禹的父亲鲧(ɡǔn)以堵治水无功被杀后,他继承父业受命继续治水。禹吸取了其父的教训,采用疏浚(jùn)的方法,历经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极尽劳苦而最终平定水患,后受舜禅让,即了帝位。稷擅长耕稼,帝尧选他做农师,他播种百谷,使百姓免于饥馁。后来他受封于邰,以姬为姓,成为侯国。禹和稷两人,一个认认真真地治水,一个规规矩矩地种田,老老实实地做份内的工作,最后都得到了天下。周朝的姬姓即是稷的后代。

 历史中的现象可以归纳出某种规律,由此南容得出结论说,武力可以得天下,但同样可以被人“以其之道,还治其身”,因武力而失天下;而用道德治天下,则可以善始善终。蕴含在历史之中的正是人生的因果规律。孔子没有答复南容,因为他觉得南容的见解非常深刻,没有答复的必要。所以南容一退出去,他就夸奖南容说,这个人真了不起,明白了不尚武不逞力的道理,这才是最高的品德啊!

 恃力者亡,恃德者昌——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论语14.5〉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