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家治国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论语13.12〉解析》

(2011-10-11 09:23:40)
标签:

仁德

积累

循序渐进

倡导

长治久安

富裕

奢华

太平盛世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1312》解析 

齐家治国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论语13.12〉解析》
   【原文】
曰:“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

【注】① 王者:统一天下的贤王。

② 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 孔子说:“如果有贤王兴起来做天子,那也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达到仁政的兴盛。”

   齐家治国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论语13.12〉解析》
   【解析】
仁德须积累而成。仁德的施行,即使有王者出世,也需要有三十年的时间来教诲引导。治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治国要依赖于人心的向善向仁,人心的归善归仁需要教化倡导,而首先的是要从当政者自身做起。

    仁德之心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需要隔世或隔代的努力。有了安定的社会基础,有了根深柢固的文化教育,再经过至少三十年的过程,才能够达到仁政的兴盛。我们现在分析已经过去了的朝代,无一不是这样,他们在开国以后,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才打好了社会的根基。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来看,孤儿寡妇带了三百万人入关,统治了四万万人,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多年的努力,社会才有了真正的安定。但乾隆后期就又开始走下坡路了。每个朝代刚开始时,社会在大动乱之后人心思治,恢复比较容易,长治久安却比较难。

    国家是这样,一个家庭也是这样。为了培养孩子,希望后代优秀,也必须要有几十年的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儿女有所成就,这不大靠得住。你不如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改为“教子成龙”和“育女成凤”。如果儿女照你的教育去做,他们再教育下去,到了你孙子这一代才有希望。与“世而后仁”相反的还有“世而后败”。社会上的富豪之家,几乎没有超过三代的殊荣。做父母的很辛苦,白手起家辛辛苦苦地赚钱,把一个家庭由赤贫实现了富裕,第二代做儿子的虽然不过分奢侈,但肯定比老子会花钱,到孙子手里就完全成了纨绔(wánkù)子弟,甚至有些马上就败家了,到了第四代又复归原位闹了穷。穷了怎么办?重新俭省发家。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穷了俭,富了容易奢,这是一个基本规律,而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为富不仁”,富了以后一心求利,就容易忘记做人的根本,当然,他们不是不知,而是不为,即使有所为也是希望他人为,自己不再想做那些仁德之事的缘故。

    无论是一个国家也好,是一个家庭也罢,社会安定了,生活富裕了,人们就沉浸(jìn)在享受之中,所谓太平盛世易招奢华之风,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在温柔乡里享受,自然就把仁义道德弃之脑后了,你怎么能不衰败?衰败了怎么办?一切又从头来。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在太平盛世之时就进一步弘扬仁义之学,让其好上加好,何苦要在循环往复中苦苦挣扎呢?

    “胜残去杀矣”,善人之治也;“世而后仁”,王者之治也。“三年有成”,圣人之治也。尽管显现德治成果的用时不同,但都说明,治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治国者只要是真心地为大众服务,总有一天会取得理想效果的。

齐家治国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论语13.12〉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