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颂.商颂.殷武》解析


标签:
讨伐继承祖业四海臣服升平繁荣昌盛统一大业恪尽职守虔诚诗经文化 |
分类: 《诗经》解析 |
【原创作品】
殷
——四海臣服歌升平
【原文】
挞(tà)彼殷武⑴,奋伐荆楚⑵。
罙(shēn)入其阻⑶,裒(póu)荆之旅⑷。
有截其所⑸,汤孙之绪⑹。
维女(rǔ)荆楚⑺,居国南乡⑻。
昔有成汤,自彼氐(dī)羌⑼,
莫敢不来享⑽,莫敢不来王⑾,曰商是常⑿。
天命多辟(bì)⒀,设都于禹之绩⒁。
岁事来辟(bì)⒂,勿予祸適(zhé)⒃,稼穑(sè)匪解(xiè)⒄。
天命降监⒅,下民有严⒆。
不僭(jiàn)不滥⒇,不敢迨(dài)遑(huánɡ)(21)。
命于下国(22),封建厥福(23)。
商邑翼翼(24),四方之极(25)。
赫赫厥声(26),濯濯(zhuó zhuó)厥灵(27)。
寿考且宁(28),以保我后生(29)。
陟(zhì)彼景山(30),松柏丸丸(31),是断是迁(32)。
方斫(zhuó)是虔(33),松桷(jué)有梴(chān)(34)。
旅楹(yínɡ)有闲(35),寝成孔安(36)。
⑴ 挞(tà):迅速,行动急速的样子。殷武:殷商的武力,即殷军。
⑵ 奋:奋力,奋发。伐:讨伐,自认师出有名的正义之战。荆楚:楚国,因其原来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而得名。如同殷商一样,其国名可分言亦可合言。
⑶
⑷ 裒(póu):减少,削除。旅:众,众多。
⑸ 截:切断,斩齐,引申为整治而达到有序不乱的样子。意为征服成一统。其:指殷军。所:所到之处。
⑹ 汤孙:商汤的后代,指武丁。绪:前人未竟的功业。
⑺ 维:语助词,此处有轻蔑之意。女(rǔ):通“汝”,你,你们。
⑻ 居国:建立国家。南乡:南方的陋土僻乡。
⑼ 自:即使。氐(dī):古族名,殷周时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
⑽ 莫敢:不敢。享:祭献,上供。引申为进献。
⑾ 王:古时谓中原以外的民族来朝,即尊其为王而俯首称臣。
⑿ 曰:为,只把。常:纲常,服从。
⒀ 天:指天子。多:众。辟(bì): 国君,指诸侯。多辟:所有的诸侯。
⒁ 设都:建立都城。于:在。禹:即大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以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绩:功业,成绩,建功立业。禹之绩:即经过大禹治理已平复水患的地方。
⒂ 岁:年年。事:侍奉,服事。辟(bì):征召。来辟:来朝,来听从征召。
⒃ 勿:不。予:给予。祸:使得祸,危害。適(zhé):通“谪”,责备。祸適:惩罚,谴责。
⒄ 稼穑(sè):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生产。种之曰“稼”,收之曰“穑”。匪:通“非”,不要。解(xiè):通“懈”,懈怠。
⒅ 降:下来,派人下乡。临:监督,考察。
⒆ 严:尊敬。同“严严”,肃敬庄重的样子。
⒇ 僭(jiàn):越礼,超越本分。滥:过度,无节制。
(21) 迨(dài):同“怠”,懈怠,怠慢。遑(huánɡ):闲暇,暇,偷闲,磨洋工。
(22) 于:到,及于。下国:诸侯国。
(23) 封建:分封建国,即分封土地与人口建立一个从属的侯国。厥:其,使其。福:享福。
(24) 商邑:商的都城。翼翼:有次序的样子,整饬的样子,指宫殿整齐繁盛、街道纵横交错。
(25) 极:准则,楷模。
(26) 赫赫:显耀盛大而威严的样子。声:声望。
(27) 濯濯(zhuó zhuó):光泽,清朗。灵:神灵。厥灵:尊敬其如同神灵。
(28) 寿考:长寿。宁:康宁,健康安宁。
(29) 后生:子孙,后代。
(30) 陟(zhì):登。景山:山名,在商朝故都西亳,即今河南偃师县南。
(31) 丸丸:光滑挺直、生长自如的样子。
(32) 是:于是。断:砍伐。迁:运出。
(33) 方:将。斫(zhuó):削。是:作语助,用以确指行为的对象。虔:“榩(qián)”的假借字,木砧(zhēn),砧板,意为似砧板那样光滑。
(34) 桷(jué):方形的椽子。梴(chān):木材长长的样子。
(35) 旅:众,众多。楹(yínɡ):计算房屋的单位,一列为一楹。闲:大的样子。
(36) 寝: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即正殿。成:落成,建成。孔:很,非常。安:安舒,安逸舒适。指祖先的神灵得到安舒。
【解析】
四海臣服歌升平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