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答案/《〈论语11.22〉解析》

标签: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画地为牢审时度势切中要害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解析 |
【原创作品】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②,故进③之;由也兼人④,故退之⑤。”
【注】① 行:行动起来。诸:“之乎”的合音。
② 退:做事退缩不前,畏首畏尾。
③ 进:进取。进之:鼓励他进取。
④ 兼人:胜过人;一人抵得两人。此处指勇武过人,勇于作为,从不让人。
⑤ 退:节制、抑制。退之:使他有所节制。
【译】 子路问:“听到了某个事就立刻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母兄弟在,怎么可以一听到什么就立刻行动呢?”
冉有也来问:“听到了某个事就立刻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立刻行动起来。”
公西华感到疑惑不解,就对孔子说:“仲由问您,听到了某件事就立刻行动起来吗?老师您说‘有父兄在,应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而冉求问您,听到了某件事就立刻行动起来吗?老师您却说‘听到了就立刻行动起来’。您的回答使我大惑不解,我大胆地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冉求做事往往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勇于进取;仲由做事常常逞勇尚武,所以我要节制他知道退缩。”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