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何
草
不
黄
——苦难只有承受者自知

*伏尔加河纤夫*
《毛序》说:“《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其实,这是一首征夫哀叹行役之苦的诗。
【原文】
何草不黄⑴?何日不行⑵?
何人不将(jiānɡ)⑶,经营四方⑷?
何草不玄⑸?何人不矜(jīn)⑹?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⑺!
匪兕(sì)匪虎⑻,率(shuài)彼旷野⑼。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⑽!
有芃(pénɡ)者狐⑾,率彼幽草⑿。
有栈之车⒀,行彼周道⒁。
【注释】
⑴ 何:什么。黄:枯黄。
⑵
行:行走,奔走,奔忙。
⑶ 将(jiānɡ):奉,秉承,奉命,指奉命出征。
⑷
经营:往来。往来于南北为“经”,往来于东西为“营”。四方:泛指天下东西南北各处。
⑸
玄:赤黑色,百草由枯而烂的颜色。
⑹ 矜(jīn):通“怜”,可怜,凄惨。
⑺
独:唯独。为:如,若。匪:通“非”,不是。民:泛指人或人类。匪民:不是人,不当人对待。
⑻ 兕(sì):犀牛,指犀牛一类的动物。
⑼ 率(shuài):循着,顺着,沿着。彼:那个。
⑽
朝夕:从早到晚。暇:空闲。
⑾ 有:语首助词,无义。芃(pénɡ):兽毛蓬松的样子。
⑿
幽:深。幽草:深草丛。
⒀
栈:车子高大的样子。栈之车:高大的车子。
⒁
行:行进。周道:大道。

*隋大运河*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
哪有一天不奔忙?
哪个人儿不出征,
匆忙奔波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腐烂?
哪个人儿不凄惨?
可怜我们出征人,
独独不被当人看。
不是野牛不是虎,
出入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出征人,
终日劳累无空闲。
狐狸尾巴毛蓬松,
钻进深草把身藏。
高高役车征夫牵,
日夜奔忙大道上。
【解析】
苦难只有承受者自知

*中国纤夫*
空旷的原野,齐腰的茅草,一群破衣烂衫、脸黄肌瘦的征夫们象野牛似虎豹,蓬头垢面地、不分日夜地劳累奔波着。本诗前两章以抒情为主,用秋草的枯萎衰败起兴,隐喻征夫远役、疲病折磨的非人生活;后两章以写事为主,以兕虎狐三种动物为起兴,暗示征夫朝夕不停地奔波在旷野的悲惨命运,构成了一幅“征夫恨”的悲惨图。
是的,世上既没有不黄不枯的茅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朵。但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它总是象毒蛇那样地缠绕着可怜的穷苦人,没白天没黑夜无始无终。它不容你有片刻的歇息,非要榨干你的血汗和体力,叫你倒毙路边,否则你就不能有丝毫空闲。看看历史上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再看看隋炀帝疏浚的大运河,虽说两千年后被当作华夏文明的杰作,但在虎狼般官差吆喝下、在无情的皮鞭驱使下、在恶毒的日头炙烤下、在沉重的枷锁束缚下的役夫们眼里,那一项项工程简直就是吃人的恶魔。它们吞噬掉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它们毁灭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被皮鞭和刀枪驱使的那一串串“羔羊”从踏上役夫之路起,走的就是一条永远不归的黄泉路。你可看见过役夫们喷着火焰的双眼?你可听见过役夫们声嘶力竭的诅咒?一旦走上了这条漫漫无期的役夫路,你就成为了一架供人任意驱使的机器,你就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谁还会把你当人看?即使你倒在行役途中,也只能被当作粪土般随意扔弃!那个忠贞不二的孟姜女不是千难万险地寻到长城边,几声撕肝裂肺的恸哭就感动了上苍、哭倒了长城吗?谁又知晓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中,竟掩藏着无数建设者的白骨呢?
如果说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如果说是为了繁荣发展经济,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就应该人人平等,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人人有份,不分高低贵贱都应该雄赳赳气昂昂地涌上工地,打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可惜可悲的是,人们从出生那天起,其身份就已经泾渭分明了:有人命该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注定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命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人注定高枕无忧饱食终日。这种劳役上的不平等必然引起劳苦者的不满和反抗,必然导致他们的怨恨与诅咒。我们不能因为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壮美,就对秦始皇和隋炀帝大肆颂唱赞歌!因为高高在上的他们从来没有垒过一块砖挖过一锹土,那份壮美正是得益于无数役夫的血肉和灵魂!不!就是无数役夫的血肉和灵魂!
即使是一头野兽,它也有优游自在的时候,它甚至会有冬眠的权利。那些古代的役夫们不如野兽,连喘息之机都没有,他们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奉献出来了,得到的却只有辛酸和泪水。这种境况的出现,问题就应当向统治者提出,自然也应该由统治者们进行解答,而不应当由受苦受难的下层民众们来解答。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来解答这样的问题,就像今天那些外出谋生的农民兄弟们一样,辛辛苦苦劳累一年连可怜的血汗钱都不知向谁讨要一样,只有自问自答,独自承受苦难,独自咬碎了牙齿往肚里咽。孔老夫子曾经说:“诗可以怨。”借助于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苦痛,便成了身处苦难之中唯一的慰藉,仅此而已。如果希望以这种表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促使统治者受到感动良心发现,停建那些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过于天真和幼稚了。孟姜女不是哭倒了长城吗?隋炀帝照修大运河不误,丝毫没有怜悯命如蝼蚁的役夫。
承受苦难如同喝水一样,其中的冷暖只有喝水者自己知道。也许,人们会说:人生本来就是应该承受苦难的。你拿这些话劝劝那些养尊处优的人还差不多,如果你硬要闭着眼睛对身处社会底层、从生到死一直与苦难厮守一世的人大谈“苦难是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不是有点太无情太残酷了?那简直就与假惺惺的鳄鱼眼泪没有任何差别了!
《何草不黄》,怨之至也!








*孟姜女哭长城*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