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天那双慧眼是不可欺的/《〈论语9.12〉解析》

(2011-01-26 09:04:11)
标签:

家臣

丧葬

自欺欺人

察觉

特权

待遇

自责

慧眼

察视

体谅

严于责己

论语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912》解析 

上天那双慧眼是不可欺的/《〈论语9.12〉解析》

 【原文】 疾病,子路使门人为(wéi)。病间(jiàn),曰:“久矣哉,之行诈也!无臣而为(wéi)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yǔ)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nìnɡ)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① 臣:指家臣,负责家政的管家。按礼制的规定,具有大夫以上官职的人,才可以任用家臣。孔子当时已不做官了,不可以使用家臣,子路却让一名门徒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待孔子死后以大夫之礼安葬他。

② 间(jiàn):空隙。病间:病情略有好转。

③ 行诈:做欺骗人的事情。

④ 无宁(nìnɡ):亦作“毋宁”,此“无”字作语助,无义。宁可,不如。“且……无宁……”:与其……不如……,弃前择后的句型。

⑤ 纵:纵然,即使。大葬:隆重地办理丧葬事宜。

【译】 孔子病重,子路便派一名弟子充做孔子的家臣。孔子病情稍有好转后知道了这件事,便说:“很久了吧!子路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我原本不该享用家臣,却一定要给我安排家臣。我欺哄谁呢?欺哄上天吗?况且我与其在家臣的侍奉下死去,还不如在你们这些弟子的侍奉下死去更好呢!即使我纵然不能享受卿大夫的隆重葬礼,难道我死后会被扔在大道上而无人安葬吗?”

上天那双慧眼是不可欺的/《〈论语9.12〉解析》
    【解析】
  子路之所以给孔子安排了一个家臣,而且还想等孔子去世后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他,其实是对孔子的尊敬。孔子病情稍有好转,便察觉了这件事,他认为这是僭礼的行为,是在做着欺天哄人的事。孔子曾做过大夫,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退休在家的老干部,而且还是个级别不低的高级干部,有些待遇还是应该享受的。但孔子认为,自己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了,自然就不应再享有那些特权待遇了。孔子遵从礼,不是在口头上,而是确确实实落实到了行动上,并且就要从自身做起,他要身体力行毫不走样。这与今日之人中那些退休之后,面对“门前冷落人马稀”而暗自叹息者相比,又显得多么逍遥自在。在他那里,不仅没有任何抱怨,而且连一点点失落感也没有,他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责备子路的同时,孔子认为过错还是在于自己,所以他又深深地自责:我欺骗谁呢?我欺骗上天吗?上天那双明亮睿智的慧眼不正在察视着我的一举一动吗?弟子们的不妥举措中有没有我疏于教诲的责任呢?

    孔子虽然对弟子有所不满,但他能够理解和体谅子路的用心和诚挚,所以又说了后面的一番话来安慰学生。因为理解他人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和亲爱。子路自作主张办的这件事,在一般人来讲是巴不得的,但孔子不但不领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竟要从自身找过错,这的确是严于责己的一段佳话。

上天那双慧眼是不可欺的/《〈论语9.12〉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