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之什
【原创作品】
谷
风
——患难过后、苦尽甜来方能见真心

《毛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其实,这是描写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人指责丈夫的诗作。
【原文】
习习谷风⑴,维风及雨⑵。
将恐将惧⑶,维予与女(rǔ)⑷。
将安将乐,女(rǔ)转弃予⑸。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⑹。
将恐将惧,寘(zhì)予于怀⑺。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wéi)⑻。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释】
⑴ 习习:连续不断的风声。谷风:来自山谷的风。
⑵ 维:是。及:跟。
⑶ 将:且,又。
⑷ 维:只有。与(yǔ):亲附,和,同。女(rǔ):通“汝”,你。
⑸ 转(zhuǎn):转移,转变。
⑹ 颓(tuí):暴风,暴风从上来降谓之“颓”。
⑺ 寘(zhì):“置”的异体字。
⑻ 崔嵬(wéi):有石的土山。

【译文】
来自山谷的风呼呼吹,
是狂风后边跟着暴雨浇。
在既恐又惧的忧患里,
只有我同你厮守共煎熬。
如今日子既安又乐逐渐好,
你却转移情感将我抛!
来自山谷的风呼呼吹,
狂风未停又暴风到。
在既恐又惧的忧患里,
你把我呵护备至怀中抱。
如今日子既安又乐逐渐好,
你遗弃我如同扔垃圾!
来自山谷的风呼呼吹,
吹过那高山刮过那岭。
世上百草终有死,
万木也都会枯萎。
把我的大恩全忘记,
专把我的小错牢牢记。
【解析】
患难过后、苦尽甜来方能见真心

我们常说:同甘共苦。也就是无论是甘还是苦,都要风雨同舟,心心相印。但世上的人却不是这样,有的人只可以同甘,有的人只可以同苦,能够同甘共苦的人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共患难容易,而同安乐很难。
为什么共患难容易呢?这是因为当人处于患难之中时,大家的命运被系在一起,只有风雨同舟、相互支撑,才有可能闯过急流险滩,到达安全的彼岸。同乘一叶扁(piān)舟的渡客们此时此刻犹如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人人都别无选择,只有在相互支撑中共度艰难时刻。这时,此一人的命运也是彼一人的命运,谁也不可能例外。假使有人稍有疏忽,出现险情,那么谁也逃不脱即将到来的厄运。此时此刻的人们,谁也不会有过多的奢望和幻想,他们唯一的希求就是合众人之力免除灭顶之灾。
为什么同安乐很难呢?这是因为渡过艰难,犹如渡过急流险滩抵达了安全的彼岸。此时的天地广阔了,压力和威胁都没有了,生活的条件优越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宽泛了,曾经在一条船上共过患难的人们便分道扬镳各自东西各奔前程了。
这种情况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很难说。以传统的“忠义”来要求,自然是不好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应该受到强烈的谴责。从人类心理习惯的角度看,恋旧和感恩应当是值得崇尚的品性。但如果让已经渡过险滩的患难者仍聚在一起无休无止得回味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各奔前程是在所难免的,但“忘我大德,思我小怨”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是朋友,迟早总有离开的一天,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谁也不可能长久地厮守在一起。但作为夫妻,就不能像朋友那样聚聚散散,而应当在患难之后更加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过去有句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话不完全对。大难之时,夫妻只有相互支撑相互依靠才可度过难关,现实中更多的是大难临头越抱越紧,只有大难过后才各自飞。有几个离弃的夫妻是在患难之中?移情别恋或红杏出墙的又哪个不是在生活富裕之后?因而不是“患难之中见真情”,而是“患难过后现真心”。
世界就是这样,它太大了,所以就各色人等俱全。古往今来,忘恩负义者,过河拆桥者,甚至恩将仇报者大有人在,这一点点也不奇怪。我们既无法改变人性中的这些痼疾,甚至对这一类人也无可奈何。怨天尤人者虽然可以博得几滴同情的泪水,但无助于改变现状,因为情感这种东西靠道义和法律是不能维系的。
唯一的选择是:如果你的配偶在患难之后移情别恋或红杏出墙,你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准则,坚守住自己的阵地,相信最最可靠的支柱不在别人而在自己。有了这种准备,你就会有明智的抉择:你或者可以把“出墙的红杏枝”重新牵拽回院内,令移情别恋者回心转意;你或者也可以在遭受他人的欺骗之后,抚平身心的创伤,挺直身杆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