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修的四种品德才能《〈论语7.6〉解析》

(2010-10-22 08:55:25)
标签:

孔子

人道

天道

宇宙奥秘

立志

陶冶

济世救民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76》解析 

必修的四种品德才能《〈论语7.6〉解析》
   【原文】
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注】① 艺:古六艺:礼、乐、射、御(驾车)、书、数。

【译】 孔子说:“以道为目标立身,以德为根据做人,以仁为依托做事,以六艺为修养来陶冶情操。”

必修的四种品德才能《〈论语7.6〉解析》
    【解析】
  教育教什么?能够做到道、德、仁、艺这四点,就算实现了教育真正的目的。

其一,立志于道。这个道既包括天道,更包括人道。所谓天道就是宇宙的奥秘,所谓人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人的思想人的世界观。人活着要干什么?为谁活着?“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忙忙碌碌追求的是什么目标?这些是所有人必须首先回答的问号。既然此生做了人,立志就要高远,就要以济世救民为宗旨。《论语》里所记载孔子的话,很少讲天道,讲得更多的是人道,这是因为“天道远,人道迩。”

其二,道的发生始于人类本身,人道为基础,故以德为根据。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道德的行为就是人们要依附的根本,群聚的人们必须以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做人做事。

    其三,人道始于人心,故要以仁为依托。仁即内心修养的心性之学,表现于外则是爱人爱物。有了爱人爱物之心,道与德就得到了发挥得到了传达,并由此发展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直至爱普天下的一切众生。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毫无私心的爱,爱自己以外的东西甚于爱自己。

    其四,人心又因情而流动,故以六艺为陶冶,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培养自己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技艺和本领。即使你再大谈而特谈普爱众生,但你却没有任何为他们服务的本事,终究是纸上谈兵,只是给别人画了一张饼来充饥,那是任何意义也没有的。

 道、德、仁、艺这四个方面是紧密相扣的: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模范遵守公共的道德秩序,修养了一颗“泛爱众”的仁慈之心,掌握了为众生服务的技艺本领。如果你拥有了这四种品德才能,便可以展示济世救民的理想抱负了。

必修的四种品德才能《〈论语7.6〉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