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风.唐风.葛生》解析

(2010-08-27 08:52:37)
标签:

予美

葛生

百岁之后

亡者

荆条

诗经

文化

分类: 《诗经》解析

【原创作品】

              

——真情显露在悲怆悼亡时

《诗经.风.唐风.葛生》解析

                          (情侣山)
    《毛序》说:“《葛生》,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由诗的本意看,这是一首妇女悼念丈夫的诗。

【原文】

葛生蒙楚,蔹(lián)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⑸,蔹蔓于域⑹。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⑺?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⑽?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⑾,归于其居⑿!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⒀!

【注释】

⑴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茎皮可织布。生:生长,缠绕。蒙:覆盖。楚:荆条,灌木。上古“死则裹之以葛,投诸沟壑”,其后亦有以葛藤缠棺之俗,故古人多用“葛生”指坟莹。

⑵ 蔹(lián又读liǎn)多年生蔓草,叶盛而细。蔓:蔓生,蔓延。野:田野,野外。坟包的周围不耕种,故野草遍生。

⑶ 予:我。美:美好的爱人。予美:称呼故去的妻或夫。亡:死。此:此地,此处。亡此:死后葬在此处。

⑷ 与:一块,相伴。独:孤独。处:处所,居处。

⑸ 棘:酸枣棵子。

⑹ 域:墓地。

⑺ 息:长眠。

⑻ 角枕:用兽骨装饰并有八个角的方形枕头,供死者枕用。粲:色泽鲜明。

⑼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衾:被子,指死者入殓时盖有身上的单被。烂:灿烂,斑斓耀目。

⑽ 旦:天亮。

⑾ 百岁之后:死后。

⑿ 居:墓地。

⒀ 室:墓穴。

【译文】

  丛生的葛藤覆盖住了荆条,

  蔓延的蔹草铺满了山野。

  我那可爱的人啊埋葬在此处,

  谁与你一块度过孤独的居住?

 

  丛生的葛藤覆盖住了荆条,

  蔓延的蔹草铺满了坟莹。

  我那可爱的人啊埋葬在此处,

  谁与你相伴打发孤独的长眠?

 

  头下八角的方枕啊色泽鲜明,

  身上彩纹的衾被啊斑斓耀目。

  我那可爱的人啊埋葬在此处,

  谁与你一起孤独地等待天明?

 

  炎热而酷长的夏日不易过啊,

  寒冷而漫长的冬夜实在难熬。

  待到我百年辞人世,

  定归此墓地与你共相居!

 

  寒冷而漫长的冬夜实难熬啊,

  炎热而酷长的夏日也不易过。

  待到我百年离人世,

  定归此墓穴与你同休眠!

【解析】

真情显露在悲怆悼亡时

  《诗经.风.唐风.葛生》解析     青藤绕树,荒草遍野,丈夫的墓地一派萧索景象。与其说此是写景,无宁说是诗人失其所依、悲痛欲绝之心境的真实写照。独自一人来到墓前悼奠亡夫的妻子,此刻是愁肠百结思绪万千:荒凉的墓地啊,阴冷的墓穴,难道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举案齐眉、百般恩爱的夫君,就孤零零的独自一人长眠在此?“谁与你一块度过孤独的居住?”、“谁与你相伴打发孤独的长眠?”、“谁与你一起孤独地等待天明?”一连三章的内心独白,字字凝聚着对丈夫炽热深睿的爱。正是这种深沉的哀思,才使得长夜更加漫漫,白昼更加迟迟,在“夏之日,冬之夜”的重复吟咏中,虽然不露一个“思”字,却愈发显得思之深长。无尽的哀思何处归?归结到“死则同穴”的诺言。古人评价该诗时说:“夏日冬夜下,更不著情语,陡接百岁句,去煞是奇峻。”又说:“此诗甚悲,读之使人泪下。”该诗对后世很有影响,许多著名的悼亡诗不出此诗窠臼。

  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悼亡诗,对已亡者的不绝哀思和深切眷念,在本诗中表现无遗。

  睹物思人已经使人非常伤感了,悼亡更能让人悲恸欲绝。谁都明白人死不能复生,正如死亡本身是人生无法超越的大限一样,是不可逆转的。然而,死者已去,可他生前留下的一切,在活者的心灵之中是那样地清晰、那样地深刻、那样地刻骨铭心,以至于让人无论如何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难道他真得离我们而去了吗?恍惚中人们宁愿信其生而不愿信其亡。他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耳畔,他的遗留物还带着熟悉的体温,怎么就人鬼殊途了呢?

  但是,最无情最残酷的恰恰在此:不管你如何地不愿意相信,铁一般无可更改和挽回的事实就在眼前,现实迫使你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直面这冷酷的真实,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正是这种事实与愿望的尖锐冲突,才更加让人捶胸顿足、悲天怆地、撕肝裂肺。

  悼亡是最为悲怆的时刻。只有在此时,人们才会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难得、时光的无情,并因此在内心生发出真诚的忏悔。此刻的忏悔是真挚虔诚的,没有丝毫的虚假和做作,它足以感天动地、惊鬼泣神。忏悔者会为自己平时极其微小的过失或伤害而后悔,也会为平时的不周到不细致不体贴而遗憾,也会为平时的种种失职或恶意欺骗而自责。忏悔者是希望亡者听到并读懂的,而亡者却是什么也听不到了,他是那样胸襟宽阔地原谅宽恕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只有此时,忏悔者才体会到了亡者的高尚。

  在悼思亡故者之时,我们实际上也在清洗着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仿佛让我们也变成了圣徒似的。平常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去一次殡仪馆告别亡故的亲朋好友之后,似乎一下子把人世间的事情看得很透彻了: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梦啊,生之日只怕聚财无多,此时还不是放下一切撒手西归了吗?穷也好,富也罢,不全是乘着烟囱里冒出的那股烟尘轻飘飘地灰飞烟灭了?但可惜的是这种觉悟只停留了短暂的时间,回到住处,至多第二天便依然故我了。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悼亡者而言,悼亡之时,其言也善,其魂也洁,那种静肃的氛围一下子就涤荡了私心杂念的污泥浊水。我们从亡者照见自己,并自动地剖析自己,去深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思索对死亡的超越。

  其实,人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归宿,已亡者的今天就是生者的明天。活着,就要活得有价值,多做善事,多积功德,在他人心中留下念想。最起码,当自己某一天也静静地躺在殡仪馆那许多人使用过的“玻璃罩”里时,还会有更多的人前来为你送行。那时你在与亲朋好友最后一眼诀别时,才会觉得今生人缘不错。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千万不要到那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诗经.风.唐风.葛生》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