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风.唐风.鸨羽》解析

(2010-08-24 08:41:04)
标签:

役夫

徭役

苍天

劳役

王事靡

诗经

文化

分类: 《诗经》解析

【原创作品】

               

——对沉重徭役的血泪控诉

《诗经.风.唐风.鸨羽》解析
  《毛序》说:“《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
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其养父母,而作是诗也。”这是一首反抗沉重徭役的诗。

【原文】

肃肃鸨羽⑴,集于苞栩(xǔ)⑵。

王事靡盬(ɡǔ)⑶,不能艺稷黍⑷。

父母何怙(hù)⑸?

悠悠苍天⑹!曷其有所⑺?

 

肃肃鸨翼⑻,集于苞棘⑼。

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⑽?

 

肃肃鸨行(hánɡ)⑾,集于苞桑⑿。

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

父母何尝⒀?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⒁?

【注释】

⑴ 肃肃:鸟儿飞翔时振动羽毛的声音。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不善飞而善走,能涉水,故栖树不稳,需常扇动翅膀以保持平衡。常群栖于草原。

⑵ 集:鸟儿栖息。苞:丛生,许多生在一起的树。栩(xǔ):亦作“杼”,柞树。

⑶ 王事:王侯的事,指官差徭役。靡:没有。盬(ɡ  ǔ):止息,停止。

⑷ 艺:种植。

⑸ 怙(hù):依靠。

⑹ 悠悠:高远。苍:青色。

⑺ 曷:何。所:处所,安息之所。

⑻ 翼:翅膀。

⑼ 棘:棘刺,酸枣树。

⑽ 极:终点,尽头。

⑾ 行(hánɡ):行列。鸨鸟成行地飞翔。

⑿ 桑:桑树。

⒀ 尝:辨别滋味,引申为吃饭、充饥。

⒁ 常:正常,生活安定。

【译文】

  鸨鸟“呼呼”地振动着翅膀,

  成群地落在那茂密丛生的柞树上。

  沉重的徭役没完没了,

  我也无法回家去种植谷米,

  年迈的父母依靠什么活命?

  高高在上的苍天呀!

  我们何时才能有个安身之乡?

 

  鸨鸟“呼呼”地扇动着两翼,

  成群地落在那茂密丛生的酸枣树上。

  沉重的徭役没完没了,

  我也无法回家去种植米谷,

  年迈的父母依靠什么为食?

  高高在上的苍天呀!

  我们何时才能做完这无尽的苦工?

 

  鸨鸟“呼呼”地排成行飞来,

  成群地落在那茂密丛生的桑树上。

  沉重的徭役没完没了,

  我也无法回家去种植谷米,

  年迈的父母依靠什么充饥?

  高高在上的苍天呀!

  我们何时才能过上正常的光景?

【解析】

对沉重徭役的血泪控诉

  《诗经.风.唐风.鸨羽》解析
    不善飞而善走的鸨鸟是不愿意栖于木的,它更愿意群栖于广阔的草原;人们是应该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却被迫居无定所地漂泊在外服劳役。诗人就是这样从鸨鸟写起,巧妙地暗示了役夫们的痛苦生活。

  役夫们在沉重的劳役下,衣食住行均打乱了原有的规律。吃的窝窝头,穿的破单衣,住的茅草棚,行的砂砾路,终日在烈日皮鞭下挣扎,在无法言说的痛苦中煎熬。但是,本诗却不是描述徭役使人遭受的精神折磨,而是倾诉徭役给人带来的精神痛苦,它没有过多地描写役夫们的苦难,而是笔锋一转,让他们的心飞回了日思夜想的故乡,回到了亲人的身旁。他们看到了农事荒废,庄稼干枯,年迈的父母衣食无着,历历在目的此情此景,令役夫们肝胆俱裂痛彻肺腑。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向苍天呼唤。

  人们都期待安居乐业,都期盼“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宁静。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记录了为避战乱而隐居深山峡谷的农人。在宁静的生活中,他们自耕自足,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心里舒展惬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日子的确是异常美好的。现在的役夫们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耕,连眼下的日子都无法度过,怎能不让役夫们忧心如焚、痛苦绝望?诗人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逼进,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心境,反映了当时深刻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向往全家团圆的热切愿望。

  中华民族具有尊长养老的传统美德,身处沉重劳役下的役夫们,忘记了自己背上的伤痛,把自己的苦楚抛在了脑后,念念不忘的是“父母何怙?”、“父母何食?”、“父母何尝?”在这一连串的质问中,使一个个孝心可鉴的忠厚形象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诗经.风.唐风.鸨羽》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