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论语〉5.26》解析

【原文】颜渊、季路侍(shì)①。子曰:“盍(hé)②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yī)轻裘③与(yǔ)朋友共,敝(bì)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shī)劳⑥。”子路曰:“愿闻子⑦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① 季路:即子路。侍(shì):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在《论语》中,单用“侍”,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若用“侍侧”,则弟子在一旁陪同,或坐或立不得肯定。
② 盍(hé):何不。
③ 衣(yī)轻裘:唐以前的本子没有这一“轻”字,当为后人误衍(校勘学术语,因抄刊古书而误增的字叫“衍文”;而误掉的字叫“脱文”亦称“夺文”)。此处的意思是指所有的衣物,不同于6.4“子华使于齐”中的“衣(yì)轻裘”。当删去“轻”字。
④ 敝(bì):旧、坏。
⑤ 伐:夸耀。善:好处、长处、优点。
⑥ 施(shī):散布。劳:功劳。
⑦ 子:对他人的尊称,此处指孔子:老师您。
【译】 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分别谈谈你们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袍都拿出来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也毫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散布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我们希望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年老的人都得到奉养安乐,希望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诚信,希望年少的人都得到关怀抚爱。”

【解析】 交友要有一股豪侠之气。子路是一个很有侠气的人,讲义气,够哥们,他的志向就是希望自己无论是否发达,把自己那些车马和衣袍都拿出来,与朋友们一块分享。有了财富不是一个人吃独食,而是为了大家:没钱花,向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盖了请你住。唐代诗圣杜甫吟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凡是我有的,朋友们随便享用,用坏了拉倒,一点儿也不遗憾。
今人是否这样呢?不尽然。许多人交友之初,便心存功利:有所得,便长交;无所得,即“拜拜”。从子路的口气看,他结交的大概是一帮穷朋友,比自己还穷,穷得没吃没穿甚至连个住的茅草窝棚都没有,他处朋友的原则就是给予,没有丝毫索取的念头,这就是真正的侠义。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紧紧的,把自己的口袋捂得严严的,一心只想着从朋友之处得到什么好处,就失去了交友的基石,不会牢固。
有了这种豪侠之风,就会在经济上不吝啬,就会在政治上能宽容。他人用坏了我珍贵的物品毫不心痛,他人对我如有不敬也会一笑了之,绝不会小鸡肚肠地与人计较我对你错我是你非,交友怎么能不长久?
颜渊是个喜欢默默无闻的人,他不愿意张扬自己,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散布自己的功劳。这就正如孟之反那样,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决不会惹下祸患。现在的许多人却没有这种德性,不要说有了长处四处夸耀、有了功劳到处散布,即使没有,他还要捏造出来去满世界夸耀哩!还恬不知耻地美其名曰“善于包装”。
孔子的志向呢,明显高于子路和颜渊,他说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安抚老年人,取信于朋友和关怀年轻人,让老有所养,中有所为,幼有所抚。这老中青三代人都有了着落,人人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社会自然就安定了,天下也自然就太平了。孔子的最高理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实现天下大同。
立志当高远。假如我们想为社会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就应该树立像孔子那样远大的志向。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