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

(2010-07-27 09:22:59)
标签:

小舟

独木舟

南墙

逆向思维

孔子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57》解析 

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

【原文】曰:“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qí)(yú)?”子路闻之喜。曰:“也好(hào)过我,无所取材。”

【注】① 桴(fú):用竹子或木头编成的簰(pái),当船用。大的叫筏,小的叫桴。

② 从:随从,跟从,跟随。

③ 其(qí):犹“殆”,表疑议或揣测。

④ 好(hào)勇:逞强好胜,遇事敢为。

⑤ 材:材料,指做桴筏的材料。

【译】孔子说:“倘若我的理想实现不了,我就乘一叶小舟去四海漂浮。那时跟从我的,可能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非常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太过于争强好胜了,他好勇的精神远远超过了我,但我们没地方弄到做桴筏的材料。”

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解析】  这段话大概是孔子晚年时说的,他深感于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风气的挽救,犹如海上仙山,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他感叹地说:如果我的理想实现不了,我就只能乘坐一只独木舟,到茫茫大海上去漂泊了。

 功成名就而身退,是中国古代许多有识之士的追求,但孔子当时奔走于诸侯之间,最终无功而返,人人对他敬之而又拒之,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为什么又要急流勇退呢?其实,孔子说退身,是要以退为进。孔子一生都在为振兴文化挽救社会而奋斗,他是“知其不可而为者”,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毅力,他在此所说的退,就是想静下心来进行反思:为什么“大道”行不通?还有没有别的途径?自己的学说还有哪些缺陷?等把这些想明白后还会“卷土重来”。我们知道,孔子紧接着就说“我们没地方弄到做桴筏的材料”,最终并没有真的乘一叶小舟到海外去,他表达的正是一种可贵的反思精神。

    生活在世间做人,谁都渴望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不枉为人一场。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距离的,功成名就的人毕竟只能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不论你是否成功,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不论干什么,面前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你会走弯路,你会撞南墙,你会碰到数不清的挫折和失败,甚至惨到一败涂地,身上只剩下“一条遮羞的短裤”。这种情况下,你是怎么办?不妨学一学孔子,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海中孤岛”上让海风吹吹凉,认真地思考检讨一番,你一定会发现新的大陆,眼前会显现出一个全新的天地。用现在的说法,也算一种逆向思维吧:置于死地而后生。

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为现世所不容的感慨/《〈论语5.7〉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