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人生
正道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91
  • 关注人气:31,1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

(2010-07-22 08:20:59)
标签:

黍稷

君子

宗庙

器皿

子贡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54》解析 

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

【原文】 子贡问曰:“也何如?”曰:“女(rǔ),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注】① 瑚琏:古代宗庙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器皿,圆形的为“瑚”,方形的为“琏”,是尊贵的礼器。用以比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可担当大任。

【译】子贡问道:“我呢,是怎样的一个人?”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样的器具呢?”孔子说:“宗庙祭祀时盛放黍稷的瑚琏。”

 

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

    【解析】  以上三章,孔子分别评价了公冶长、南容和子贱,也可能子 贡对老师表扬同学心有不甘,便迫不及待地追问对自己的评价,孔子便说了此段话。

    瑚琏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这个玉器还不是民间普通百姓可用的,而是供奉于庙堂之上非常精洁庄严的祭器,只在国家大典之时才请出来亮一下相,平时只能锁在柜子里保护起来。孔子说子贡犹如瑚琏是个“大器”,瑚琏便成了子贡人格的象征。这是对子贡清高而雅洁的人格、以及雍贵而温润的气质的推许。

    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要求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因此他在评价子贡时,虽然有赞许的一面,但也暗含着批评的意思。假如一个人只像瑚琏那样具有某个方面的用途,即使高贵无比,但大部分时间珍藏在密封的匣子里,毕竟也略显单调,还没有进入“全才”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听到别人类似的评价时,千万不要像子贡那样沾沾自喜,而应该在喜悦之余思考自己的不足。

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君子不器/《〈论语5.4〉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