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风
雨
————幻想中苦苦等待的怨女

《毛序》说:“《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也。”其实,这是一首描写妻子夜深人静之时苦盼丈夫的诗。
【原文】
风雨凄凄⑴,鸡鸣喈喈(jiē
jiē)⑵。
既见君子⑶,云胡不夷⑷。
风雨潇潇⑸,鸡鸣胶胶(jiǎo jiǎo)⑹。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chōu)⑺。
风雨如晦⑻,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⑴ 凄凄:凄凉,天气寒冷的样子。
⑵ 喈喈(jiē
jiē):象声词,鸡鸣的声音。
⑶ 既:已经,终于。君子:指丈夫。
⑷ 云:语首助词,无义。胡:何,为什么。夷:平,心情平静;一说通“怡”,喜悦。
⑸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的声音。
⑹ 胶胶(jiǎo
jiǎo):亦作“嘐嘐(jiāo jiāo)”,鸡鸣的声音。
⑺
瘳(chōu):病愈。此“病”即相思病。
⑻ 晦:昏暗。
【译文】
风吹雨打天儿多凄凉,
那鸡儿喈喈的叫声更令人心焦。
终于见到可爱的郎君了,
心中的愁绪怎能不宁静。
风吹雨打响声多急骤,
那鸡儿咯咯的叫声更令人心烦。
终于见到可爱的郎君了,
心中的郁病怎能不痊愈。
风吹雨打天昏地又暗,
那鸡儿咕咕的叫声一刻不消停。
终于见到可爱的郎君了,
心中的喜悦怎能不表露。
【解析】
幻想中苦苦等待的怨女

场景非常简单:一个夜色阴沉风雨交加的晚上,一间昏暗低矮的小屋,一声声“咕咕”不已的鸡鸣。一位妙龄的怀春女子,正独坐灯下思念她的“如意郎君”。突然,她朝思暮盼的丈夫幻梦般出现在她的面前,顿使她的心灵为之震动,一瞬之间,平素相思的无限忧愁和痛苦,倾刻冰消雪融。一连三章的“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将这位女子骤见而惊喜的心理变化跃然纸上,突出了诗人与夫君重逢的无限喜悦之情。本诗以实笔写忧,以虚笔写喜,用先抑后扬和以忧衬喜的手法,虚实结合,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诗作者恍惚看到了夫君的出现,大概类似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那种幻觉。人往往经常会有这种幻觉:当想念某种东西到了极点的时候,幻想似乎就成了现实,真假就会交织而辨析不清,甚至确信幻想就是现实。对于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来说,这是幼稚和荒唐的事情,但对于喜欢幻想的浪漫主义者来说,这却是美好的和必需的情境。政治家实业家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而诗人艺术家包括情人,却大多是善于幻想的浪漫主义者。用浪漫主义的心情去体察一位苦苦思念和期待的情人的苦衷,最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最敏感的神经,触动人们想象的翅膀。
苦苦的等待和思念的现实,是那样地冷酷,是那样地沉闷,是那样地令人痛苦万分,而幻想却能给人以甜蜜的安慰,具有无比神奇的魅力。正因为有了幻想,生活才具有了光彩和希望,才有了灵魂的支撑。正因为有了幻想,再苦再累的现实也可以去从容面对,并在其中坚持下去。如果没有了幻想,人们就没有了灵魂的支撑,就会如同随波逐流的稻草,他可能连一天也无法坚持。
对于那些长久地生活在忧愁和痛苦中的人来说,你难道连一点可怜幻想的权利也不给吗?如果你如此吝啬,那可真是太残酷了!
岂止是恋爱呢?整个生命的历程,包括那最难熬过的日月,不都是这样吗?多一点幻想吧,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无比美好。
风雨鸡鸣添人愁。但恋人们一见之下沉溺于互诉衷肠,小窗之外的风雨鸡鸣反倒成了保护这方小天地的点缀。留给外人的只是鸡儿不停地鸣叫、只是风雨不停地吹打,我们为何还要耳贴窗根去窃听人家的喃喃私语?但我们遗憾的是,诗者只是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中苦苦地煎熬,她终于没有盼到“风雨夜归人”,只能在擦完“最后一根火柴”后,陷入更深的焦躁和不安。
于是,我们忽然明白了白居易“绿螘(yǐ)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无奈,我们也更加理解了古人“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惆怅!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