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燕
燕
——净化心灵的生离死别
http://s12/middle/6548cb69t8543e3ad3a5b&690
《毛序》说:“《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实际上,这是一首为亲人远嫁的送别诗。
【原文】
燕燕于飞⑴,差(cī)池其羽⑵。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xié)之颃(hánɡ)之⑶。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⑷。
瞻望弗及,伫(zhù)立以泣⑸。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⑹。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⑺。
仲氏任之⑻,其心塞渊⑼。
终温且惠⑽,淑慎其身⑾。
先君之思,以勖(xú)寡人⑿。
【注释】
⑴
燕燕:燕子春天飞来秋天飞去。连用两个“燕”字,是感叹的意思。
⑵
差(cī):分别等级。差池:参差不齐。
⑶
颉(xié):鸟儿上飞貌。颃(hánɡ):鸟儿下飞貌。
⑷ 将:送。
⑸
伫(zhù):久立而等待。
⑹ 音:燕子鸣叫的声音。
⑺
劳:思念之忧劳。
⑻ 仲:排行第二。氏:女性。仲氏:排行第二的姑娘。任:信任。
⑼ 塞:秉性诚实。渊:用心深长。
⑽ 终:究竟,始终。温;温和,和气。惠:柔顺。
⑾ 淑:善良贤慧。慎:谨慎。
⑿ 勖(xú):勉励。
【译文】
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
煽动着长短不一的翅膀忽张忽弛。
我心爱的二妹就要出嫁了,
远远地将她相送到郊外。
遥遥望不见妹妹远去的身影,
泣涕如雨淌满了脸颊!
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
忽上忽下地自由穿梭来回翻飞。
我心爱的二妹就要出嫁了,
远远地将她相送道别分离。
遥遥望不见妹妹远去的身影,
久久呆立抽泣泪涟涟!
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
喃喃昵语地亲热鸣叫忽高忽低。
我心爱的二妹就要出嫁了,
远远地将她相送到南门之外。
遥遥望不见妹妹远去的身影,
柔肠寸断实实愁煞了我的心!
我惟独只信任二妹你呀,
你敦厚深情善体人心。
性情始终温柔又和顺呀,
娴淑谨慎重于修身。
不忘远去的你呀我将日夜思念,
你勉励我立志高远扬名声!
【解析】
净化心灵的生离死别
http://s10/bmiddle/6548cb69t8543e9f2d479&690 这是一首哥哥送妹远嫁的别离诗。诗人从“燕燕于飞”吟起,寄寓了昔日兄妹如双燕相亲相随,而今日天各一方的依依难舍,凸现了兄妹感情的真挚和惜别的悲痛,情真意切,分外感人。前三章为复沓句式,反复咏叹,重在抒情,末章用赋,补叙令妹的人品,交代了恋恋不舍的缘由,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实为送别诗之祖。
人生活于世,离别总是在所难免。但如何离别,却显现出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人生态度。在一般情况下,总是离去的一方较为坦然,而送别的一方却感慨万千。大概是要走的一方早已有了心理准备,而准备不足的留下者却珠泪满襟。当然,也有那种离别双方不忍分别而暗自悲叹唏嘘的。
离别是以主观化的心境去映照对象、风物和环境,把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于生命,把没有人格的事物赋于人格,把他人化作自我,把细微末节夸大出来。这样一来,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和心就直接地碰撞和交融在了一起。
最让人心荡神牵的,是那些诗一样的离别。你看:一步三回头,牵衣泪满襟;柔肠寸寸断,捶胸仰面叹;伫立寒风中,不觉心怅然……这是何等地感人肺腑,这是何等地催人泪下!维系着双方心灵的,是那形同骨肉、亲如手足的情义。不要说当事人,就连那站在一侧、身处局外的观众,也深深地被它感染和同化,禁不住自动地加入其中,莫名地洒下了一掬同情的泪水。
这种情景和体验,实际上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和传达的。因为,语言的表现力面对此情此景,实在是太有限了,实在是太渺小了。一个小小的形体动作,一个无限惆怅的眼神,两行默默而下的泪水,都是无限广阔和复杂微妙之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任何词语在这些直接了当的表现面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都是那样的空洞乏味,也是毫无诗意可言的。而只有那种瞬间的定格,才具有无限的生命表现力。
我们的祖先们,不亏是艺术的大师,他们赋予了离别以特殊的意味。无论是生死的离别,还是那多情的伤别,他们吟咏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风啸啸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在离别中,人们将内心深藏的真情升华和外化,将悔恨与内疚镌刻在骨髓之中,将留恋感怀化作长久的伫立和无言的泪水,将庸俗卑琐转换成无比的高尚和圣洁。
于是,别离就成了人生的一种仪式,也就成了一种净化心灵的方式。人们在别离中冲涤着卑琐的污泥浊水,人们在别离中越发地高大挺拔。只不过,凡夫俗子在别离中过多的是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它的内涵,所以才使其显得过于枯燥,甚至有点让人急不可奈,把一个本应美好的东西变得那样平淡无味。
如果苍天有眼,一定会对这种仪式赞许有加的。如果人心有灵,也一定会十分珍惜这种近乎皈依般的诗情的。
http://s12/middle/6548cb69ta309fd43688b&690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