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姐妹都喜欢牵牛花,到了小一辈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就连才上一年级的安琪宝贝也说:“等我放了暑假,我有空也要种牵牛花了!”哇,好一个大忙人,怪不得有人说,现在是越小越忙啊!
花籽来自北京,好多年前。当年妹妹在北京读研,这种玫瑰红的牵牛花是她亲手“培育”出来的,后来收集了种子带到上海,一直延续至今——几句闲话,一段温馨往事。
牵牛花在日本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朝颜”。法国人称牵牛花为“清晨的美女”,当然不如“朝颜”雅致了。
这样娇柔的花儿,会和牛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农夫遵从医嘱用野喇叭花籽煎汤服用,治好了痼疾,于是牵了自家的一头水牛送给老郎中以表谢意,郎中笑称此花竟有牵牛之力,因此将之命名为牵牛花。”

宋之前中国古典诗词中不见牵牛花的踪影,宋代诗人的笔下牵牛花摇曳多姿。
危稹的《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著处芳。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诗人的想象瑰丽奇特。河鼓指的是牛郎星,是说牛郎摘下牵牛花送给了织女,织女把花斜插在发间。
林逋也以《牵牛花》为题作诗:“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久盼牛郎牵犊来,天孙隔岸望千回。相思泪化花千朵,飘向人间烂漫开。”
杨万里的《牵牛花》:"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前两句写牵牛花的色彩和形态。诗人以拟人手法,把牵牛花打扮成一位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女。她头戴蓝边白顶的斗笠,身着“茜衫”,在朝阳中婷婷玉立,美丽动人。后两句以形象、生动地写道,你看,牵牛花攀援缠绕技术是何等的高超,它看见竹篱一类的栅栏,便会攀援而上,不几天功夫,就会“翩然飞上翠琼簪”。
最快乐的年华是童年,童年最开心的假期是暑假,暑假里最可爱的花儿是从院子里爬上来的牵牛花。她们趁着南风掀起窗帘,抬起笑脸对我们道一声“早安!”入夏以来,牵牛花又盛开了,我们早晨的问候中总有她们的笑脸,陪伴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这里,我也向朋友们问一声:大家早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