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德国制造的国家品牌

标签:
德国制造工业4.0工业4.0研究院经济学家 |
分类: 工业4.0时代 |
战略大师迈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出版于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指出,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深度与广度,这是德国国家的竞争优势。虽然崛起的中国制造已经是世界上拥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但从工业的深度上讲,德国制造仍然是最为强大的,这值得我们对德国制造所代表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源进行思考。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当时刚刚实现统一的德国投身到德国工业的建设中,在期间,德国制造作为国家品牌,是一个落后的标识,但德国很快意识到德国制造国家品牌的重要性,并摸索出了构建德国制造国家品牌的方法,那就是加强德国制造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在2013年,德国在汉洛威工业博览会正式提出了工业4.0概念,并把工业4.0战略作为了德国制造业的国家战略。从负责工业4.0体系构建的工业4.0平台发布的文件来看,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之一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继续打造未来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德国制造国家优势得以延续的基础。
工业4.0研究院在2013年成立之初就一直跟踪和研究德国工业发展的战略和路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德国制造所蕴含的规律,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德国制造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下来的知名企业,代表了德国制造的整体水平,诸如梅塞德斯-奔驰、SAP、宝马、西门子、大众、阿迪达斯等世界级的品牌,更是德国制造国家品牌的代表。
德国制造的国家品牌形象一直延续至今,即便德国大众汽车在美国尾气造假事件发生之后,相信德国制造业会更加关注德国知名企业的监管,这一点从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行业协会对外的表态可以看出,德国很珍惜德国制造作为国家品牌的价值,它显然会借助这次德国大众汽车事件,警示已然有些骄傲的德国企业家,从根本上考虑全球化及新技术对德国制造带来的影响,形成工业4.0时代的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新形象。
出生印度的阿盖石·约瑟夫(Ugesh Joseph)显然能够理解国家竞争优势跟国家工业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约瑟夫先生拥有在印度、新西兰和欧洲多年的咨询服务经验,对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印度跟诸如制造强国德国之间的差距体会颇深,他所撰写的《德国制造》一书,体现了约瑟夫先生基于品牌视角的德国制造认识。
约瑟夫先生撰写的《德国制造》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对德国制造进行了解读,通过对作为国家品牌的德国制造业全景式的分析介绍,读者可以较深入的了解德国制造业的全貌。可喜的是,约瑟夫先生不仅基于品牌理论对德国制造进行了分析,还选取了超级明星、中小企业(非著名冠军)和创新企业三大类型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两者结合在一起,对期望了解德国制造的中国读者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德国制造》一书写于2013年,相关资料主要截止到2012年,而工业4.0概念公开提出在2013年,如果约瑟夫先生可以修订该书,一定会结合工业4.0和德国制造进行解读。工业4.0作为德国制造的国家品牌,直接定位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是德国制造国家竞争优势在品牌上的体现,这是目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需要考虑的,同时,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应该设定的目标之一。
本序言是应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邀请为《德国制造》一书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