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题三星堆】

标签:
格律诗词七律三星堆浮生欢娱采葛文化 |
分类: 格律诗词 |
http://s14/middle/65472027gbd243807885d&690题三星堆】" TITLE="【七律
http://s16/bmiddle/980080c0tb718a02fe26f&690
【七律 题三星堆】-- 和采葛兄
巴山裂缺泄星光,碧水多情浣古裳。
鸣凤蚕丛惊纵目,道人金面辨权妆。
孤栖世外五千载,枉教红尘几世茫。
欲返商汤奔蜀道,战迎玉剑识遗章。
(浮生欢娱 壬辰阳春于雨潇斋)
http://s14/middle/65472027ga72f1a3d5a5d&690
采葛兄原玉:《过三星堆》
蜀山藏古跡,廣漢自多情。
暮日秋風卷,荒壇亂草縈。
蒿枯鳴蟲咽,壑淺靜溪盈。
平野飛孤鷺,落霞浮玉衡。
稻黃炊影靜,天淡碧雲生。
遐憶子歸夢,邈思盤古貞。
書經不或記,墳典更無名。
荒誕鬼神志,臆玄山海征。
千年任猜測,百代獨崢嶸。
縱目何人識,碧顏誰與行?
欲羞湯武盛,更使皋陶肓。
何以知微息,星河自晦晴。
後人憑揣度,惟慨古月明。
http://s12/middle/65472027gbd347820e83b&690题三星堆】" TITLE="【七律
(三星堆陶尊,摄影作者:分享。诚谢!)
http://s6/bmiddle/405e77a1nb31930989135&690
浮生欢娱评采葛兄原玉:
蜀山藏古跡,廣漢自多情。
暮日秋風卷,荒壇亂草縈。
蒿枯鳴蟲咽,壑淺靜溪盈。
平野飛孤鷺,落霞浮玉衡。
稻黃炊影靜,天淡碧雲生。
全诗分三部分。前面五联描绘三星堆所处的地点和景物氛围。首联开门见山,点出古迹在蜀山广汉。历史上,三星堆文化属于古巴蜀国,对应中原夏商周时期,上承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次联是作者访问的时序,和遗址所处荒草堆中的情景。“蒿枯鳴蟲咽,壑淺靜溪盈”== 这句很形象,一派秋日枯败荒景,枯、咽下得好。说三星堆位于浅山谷中(事实上是黄土堆),周围静谧小溪环绕,倒是一个幽密去处。继之的孤鹜、落霞、玉衡自是一幅暮色美景,是不是诗人暗示在如此荒凉的地方,下面将揭开血色黄昏一样美丽的远古风情?
遐憶子歸夢,邈思盤古貞。
書經不或記,墳典更無名。
荒誕鬼神志,臆玄山海征。
千年任猜測,百代獨崢嶸。
中间四联抒情议论穿插,牵出主题。‘子歸夢‘对盘古贞,有点意思,杜鹃本是蜀王所指,虽然这跟三星堆时期不相关,总是地域特色吧,盘古则隐喻三星堆文化之古老了。下面几联无非说三星堆文化基本没有文字记载,惟其如此,出土文物才让人费神思猜度。但是,该文化的独树一帜,却是如此令人娇傲(百代獨崢嶸也)。这联议论得很恰当,基本上是对三星堆这样的文化之总结:“荒誕鬼神志,臆玄山海征”== 遗址需要靠文学家的想象和考古学家的创造力来推测其来源和文化特色。
縱目何人識,碧顏誰與行?
欲羞湯武盛,更使皋陶盲。
何以知微息,星河自晦晴。
後人憑揣度,惟慨古月明。
最后四联具体写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特色,以及诗人对这遗址的看法,夹叙夹议。“縱目何人識,碧顏誰與行”?== 这联写出了三星堆文物的两大特征,面具上的眼睛都是突出的“纵目也”,据说是因为当地那时期严重缺碘导致的缺碘性甲亢症状之一(眼睛突出),碧颜对应青铜形象。。何人識和与谁行两个设问,既有对文物来源的疑问,又不无诗人的浪漫遐想。好联。紧接着一联说三星堆文化可以让中原商汤文化都相形见拙,甚至可以让更先前的皋陶文化变得更加晦涩不明,无有证据。这也说得通,因为皋陶文化根本没有出土文物证明。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盲者,糊涂不清也。下面一联比较幽默,诗人说,没有办法猜测三星堆文化之细节,大约就跟星河明暗一样,任其自然了,也任人遐想罢了。感觉结尾句的“後人憑揣度”和前面千年任猜測句重了,可斟酌改之。结句以感慨古月明收尾,还算得体。。可能言下之意是说,如此费思量的遗迹,想破脑袋也难以有真解,一如亘古明月,除了叹息其幽古璀璨,我们还能做甚? --- 这类题目不太好写,容易失之过多议论和写实。故作者能运作得有一定诗意,可见功力所在。
(三星堆陶盉,摄影作者:分享。诚谢!)
http://portrait5/1880996940/blog/50
题三星堆
蜀山巴水碧,卓异自超群。
飞虫鸣野径,翔鹜没浮云。
高士歌秋水,逸者唱秋坟。
遗迹出一旦,惊世骇俗闻。
三星伴月美,幽境隐蒿深。
孤悬中原外,或疑外星人。
夏朝非信史,古国无老根。
三星与良渚,滥觞中华魂。
开眼惊纵目,千里听好音。
惊鸿一瞥逝,归去竟何因?
文物难断代,族裔亦纷纭。
面纱笼神秘,图语藏本真。
华丽转身后,猜测惑古今。
巴山无意耀星芒,蜀水多情葬羽裳。
何事惊心权杖弃,谁人堪辨玉面妆。
红尘槛内五千载,世外桃源一日光。
源溯文明自域内,蜀山图语隐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