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逛,在阿德莱德

(2013-07-21 20:43:22)
标签:

旅游

分类: Travel

(刊登在2013年5月刊《东方航空》,只写了中文。搭配原文的英语版本不是我写的。)

我的第二个澳大利亚假期,是和一群在飞机上偶遇的澳洲小学毕业生一起开启的。这群男孩女孩,穿着统一的T恤,亮点在衣服的背后,印着毕业班每位同学的名字,以及这么一行字:Class of 2012 Legends (2012传奇班).

这态度我喜欢。澳洲人的幽默和轻松。

走出阿德莱德机场,一刹那,澳洲的气息扑面而来,尽管是冬末。刺眼的阳光,干净的蓝天,还有,宁静。

阿德莱德是南澳大利亚的首府。据说,1836年,当莱特上校(Colonel Light)创建这座城市的时候,只有一项听上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计划:建成方圆一平方英里的中心市区,然后在四周开辟大量的露天活动区域。上校以网格形式规划街道,而外围则是一片园林。

我不知道阿德莱德人在这之后的100多年内,是否有过扩大这小小市中心的野心?抑或是始终能理解上校的一片苦心?这座20分钟就能走遍市中心的城市,常住人口刚过100万。

漫步城中,时常会邂逅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在North Terrance (北大街),有着曾培养出五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阿德莱德大学。而南澳大利亚的文化和历史,也在艺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三座标志性建筑中展开。

但我的好奇并不在这些年轻的历史和文化上。既然是闲逛,往往会不自觉地跟着胃走。阿德莱德中央市场(Adelaide Central Market)才是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是南半球最大的食材市场:海鲜、肉类、蔬菜、奶酪、水果、干果、鲜花、甜品、咖啡、面包 …… 都是从农场直接运输过来的。绝对新鲜。市场周边还有小店铺,喝杯咖啡,吃顿午餐,应有尽有。

我们在网上预定了美食向导Mark Gleeson的一小时“市场游”。Mark是个厨师,开过餐厅。现在专心经营自己在中央市场里的一个铺子,专卖甜点。

有了向导,在市场里逛就有了方向。在奶酪铺子前,可以品尝上百种的不同奶酪。在肉铺前,袋鼠肉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卖海鲜的摊位上,有新鲜打捞出来的生蚝、龙虾和各种深海鱼。

对我这种在家里不负责买菜的来说,食材,在中央市场里一下子都变的亲切和生动起来。一包包的骨头,就是可以加点萝卜炖出暖心暖胃骨头汤的那种,价格很便宜,大概是老外都不爱啃骨头吧。我们的蝴蝶酥,澳洲人叫pig’s ears (猪耳朵), 仔细看看,也不能说澳洲人名字起错了,只能说他们实在。

很多店主,说起家世来,不可谓历史不悠久。卖奶酪的,卖肉的,卖海鲜的,卖面包的,卖甜点的,可都是“术业有专攻”。

       Mark间歇也会八个小卦。得知与我通行的是位律师,Mark马上指着一排小咖啡店的方向说,那就是法官喝咖啡的地方,因为法院就在附近。果然,露天的咖啡桌旁还真有一群穿黑衣服的食客。

       与我们一起逛市场的还有个十几岁的美国男孩Logan,随父母在墨尔本居住,跟着父亲来出差。路过干果店的时候,他拉着我一定要尝尝澳洲人做的夏威夷果。夏威夷果不稀奇吧,但这是辣的。一颗颗圆果子外,已被一层红色的辣椒裹起来。一尝,味道还挺特别,一点小辣,很开胃,让人欲罢不能。我和Logan边逛市场居然边吃完了一包。后来离开市场前,又专门去买了两包。

       逛完市场,正好是午餐时间。在哪个小店铺里吃这顿午餐,还真成了个问题。可以吃两个生蚝,几片生鱼片。再吃几根香肠。胃口好的可以来块牛排或者羊排。餐后甜点自然不必担心,只怕你的胃早已没了空间。甜点之后还有咖啡。澳洲人叫咖啡的名字自有一套:flat white, long black, short black. 我曾经认真地请教过一位在澳洲居住多年的美国人。她在听取了我的疑惑后,认真地回答,这么些年她也从来没搞明白。

       我就是在这种踌躇和疑惑中,逛到了市场里唯一一个华人店主这儿。这是个北京小伙子,卖得可不是中餐,而是俄罗斯餐。一问,据说阿德莱德的俄罗斯餐馆不多,所以很多俄罗斯人定期会来光顾。

       在一座小城市里,中央市场的规模和让人眼花缭乱的食材,显得特别突出。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民以食为天!

       澳洲的很多城市都有海滩,离市中心不远的海岸线。居住在只有江没有海滩的城市里,这是我最嫉妒澳洲人的。

       阿德莱德的格雷尔(Glenelg)海滩,是19世纪欧洲移民最早居住的地方。从市中心搭乘有轨电车,不过二十来分钟,就到了海边。

       冬日的海边,有些冷清,只有不多的海鸥和三三两两的游客。沿着深入海滩的木板走几步,再回头看看沿海的酒吧、小餐馆和商店,不难想象夏日的热闹。

       海滩边为数不多的小超市里,食材也很多。新鲜的蔬菜柜台里,光是土豆,就有大大小小近10个品种。信步走到海边的一家咖啡馆,要了杯加牛奶的咖啡flat white, 除了听听海风的声音,剩下的,也只有发发呆最合适了。

       与美食美景相呼应的,自然是美酒。南澳大利亚有18处产酒区。阿德莱德有200多座酒窖。其中,芭萝莎(Barossa)是与麦拿伦谷(McLaren Vale)等齐名的著名产酒区,酿酒量占全澳洲出口总量的65%左右。

       从阿德莱德开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芭萝莎谷,这里有著名的的杰卡斯、奔富、禾富等品牌。我们在Tripadvisor上预定的品酒线路,主要是一些中小型酒窖,其中就有Peter Lehmann(彼得利蒙)。一整天,在四五个不同的酒庄转转,听听故事,品品酒,很轻松,但确实需要一些酒量。不胜酒力的我,在第三个酒庄之后,就掉了队,微醺中只能选择性的在每个酒庄品一两种酒。

       芭萝莎每两年会举办葡萄酒节。今年的复活节就恰逢葡萄酒节开幕。据说一到节日的时候,150个庆典活动将囊获从美食到美酒、从美术到手工艺、从音乐到历史多方面的内容。而1000多位酿酒师和酒庄员工将确保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喝得尽兴。

大多数的旅行者或许并赶不上节日。没关系,在澳洲暖阳下,芭萝莎的一日游更像是亲近自然的旅行。这个名字来自于西班牙语,意为“玫瑰之丘”的山谷,有着连绵的葡萄藤。据说这里有独特的红砂土壤以及适宜的水份,所以是澳大利亚最好的西拉(Shiraz)红葡萄产区。19世纪初,来自德国的第一批殖民者最先开始在这儿酿酒,所以,雷司令(Riesling)也是芭萝莎的特色之一。

从芭萝莎回到阿德莱德,我们和在旅途中认识的一个德国小伙子、一个从墨尔本来玩的澳大利亚姑娘用了晚餐,吃的是tapas, 餐馆是导游介绍的。那晚,恰好是伦敦奥运会刘翔退赛的那天。我带着点悲伤,试图向大家解释,但发现真是件徒劳的事情。

旅行,大概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地方,遇见陌生的人,发现自己陌生的另一面,然后,再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在阿德莱德的哪段时光?我最爱的,其实是每天黄昏,在酒店看得到多伦斯河(River Torrens)的窗前,静静地看着在河边跑步的澳洲人。那是我最爱的澳洲的样子,被晚霞慢慢晕染的天空,宁静、悠闲的空气,还有,无所事事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