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2013-07-07 09:56:18)
标签:

教育

分类: 音乐教学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          谢文文       2013年7月2日

教学内容

《歌声与微笑》

教材分析

歌曲《歌声与微笑 》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两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喜爱。虽然学生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水平不高,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所以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就在如何处理二声部的合唱上。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2、对比《开心的感觉真好》在旋律、节奏、拍子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

3、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

    二声部的合唱处理。

教学难点

    唱准下滑音,变音记号“#”和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情境创设法、实践体验法、表演法、比较法等。

教学环节

    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初听歌曲范唱,感受作品欢快活泼的情绪。

(师:《歌声与微笑》是由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的曲,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随着中国“少男少女合唱团”的出国访问,唱到了天涯海角,世界各地。此歌曲还被我过第一个探月航天器“嫦娥一号”搭载进入月球轨道。)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3、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

思考:歌词表达了当代少年怎样的情感?

4、再听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体会领唱和合唱部分的演唱效果。

5、认识变音记号“#”。师讲解变音记号的作用,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比较加“#”与不加“#”声音效果的不同。

6、学唱二声部旋律(出示歌谱)。

(1)师指导学生分部唱两个声部的旋律,重点练唱第二声部,尤其是有“#”的音。

通过对媒体课件,将合唱部分的两个声部相同的旋律用红色笔标记出来。分声部,教师先唱不同的部分,生唱相同的旋律,然后对调。通过这种方法加深对变化重复部分旋律的记忆。

 

 

 

 

 

 

 

 

 

 

 

 

 


(2)合唱两声部旋律。

7、学生随琴填唱二声部词。要唱得和谐统一。

8、学生随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解决歌曲重难点)

9、歌曲处理:

(1)全音符的音值、附点音符、下滑音和变化音处力求唱得准确自然。

(2)第一乐段唱得有歌唱性,亲切、流畅。第二乐段要唱得热情奔放,表现出少年儿童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美好心愿。二声部要唱得和谐、统一。

(3)充分理解“歌声”与“微笑”的内涵,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0、学生有感情地唱,可适当加些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处理让学生正确掌握、表现歌曲的技能)

11、编创活动

 小组为歌曲创编几个集体舞动作并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12、引导学生与《开心的感觉真好》作对比,提问:两首歌曲在旋律、节奏、拍子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通过多媒体出示对比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对比两首歌曲,使学生对整首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课堂小结

   《歌声与微笑》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两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愿我们的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愿微笑永伴你我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