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源观

(2010-03-27 23:13:07)
标签:

道观

山洼

诺贝尔文学奖

土丘

圣琼佩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与桃源观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明朝大才子唐寅桃花庵诗,脍炙人口。龙潭谷里的桃源观可知道的人不多。

http://s9/middle/65442b4et82df0dd731a8&690

                                 桃峪观遗址图

       桃源观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西北的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冈之上桃源观建在一座海拔高250米的小山冈上,当地人又称“桃峪观”。创建年代待考。山冈上用石头垒起一座七八米高的高台,呈长方形,四周围以矮墙构成院落。站在院中视野十分开阔,可见山下棋盘般的畦田和村落,玉带般的京密运河和公路。院落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20米,正门东向。院西北角高高的岩石上生长着的一棵青松,向东南倾斜。据老人说,院中曾有三间带拐角廊子的殿堂,朱漆门窗,椽檩彩画。解放后还有人居住,1980年房屋失火烧毁,才搬到村里。原有“园中观月景,林下听泉声”对联。现今院里一片碎砖烂瓦荆棘杂树。南面的山洼是种植果树的条条梯田,新修的水泥路从山洼穿过。路西原有不知建自何年的龙泉寺遗址。老乡介绍说,路东的这片地叫外国地,那里曾有几间法国人修建的洋房,村里人叫它大房,抗日战争中被日本鬼子烧了,现仅存基址。房子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刻了一首诗,可惜石头已经被毁得毫无踪迹了。坡下的一块大石头,高约4米,长宽6米余,向东南的一面横刻行楷“桃源”二字,字径0.25米。字正迎着由管家岭村到桃峪观的必由之路,“桃源”所在的山洼正是桃峪。

http://s13/middle/65442b4et82df19f8ac0c&690

  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强调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佳话,许多法国现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中国文化都有很深的感情。他特别指出: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诗人圣琼佩斯的长篇杰作《远征》就是他在北京西郊的一座道观中完成的。而法国总统希拉克也非常欣赏圣琼佩斯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到过远东,就不能称之为受过完整的人类文明的熏陶。”

http://s11/middle/65442b4et82df3aedae4a&690
                                        桃峪观遗址

圣琼佩斯(Saint-JohnPerse,1887-1975)法国诗人。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群岛。父亲是种植园主,1899年因地震与经济危机,全家迁回法国。1910年,佩斯毕业于波尔多大学法国系。1914年入外交部,历任法国驻中国使馆秘书、外交部长办公室主任、外交部秘书长等职。1940年因反对政府与法西斯德国妥协而被撤职。次年,流亡美国,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任顾问。在战争斯间,任罗斯福总统有关法国事务的顾问,因而被当时的法国政府取消了国籍,没收了财产。1944年恢复了外交部工作。此后,多次到世界各地旅游,将主要精力用于文学创作。

http://s13/middle/65442b4et82dfca7d184c&690


   早在本世纪初,佩斯就开始了诗歌创作活动。190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赞歌》,受到冷遇,经过一段长久的沉默,于1922年发表长诗《远征》。1930年,此诗被艾略特译成英文,引起英美一些著名诗人的注意,但读者仍属寥寥。又是一段冗长的沉默,1942年出版《流放》,1950年获美国学院大奖。同年夏秋之际,著名刊物《七星笔记》出版了向佩斯致敬的专号。从此,名声始着。此后,又陆续出版了《雨》、《雪》(1944)、《风》(1946)、《海标》(1957)、《鸟》(1962)、《荣兴》(1964)等诗集。这些诗宏伟而壮丽,具有史诗的雄浑气魄,娓娓动人地诉说着富于历史感的文明社会的奥秘、令人惊叹的异国风光、强大而严酷的自然力量,但也浸润着神秘的宗教情感。佩斯善于使用奇特风雅的隐喻和生僻的专业术语,在事物与思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把它们统一在大自然中,同时也造成了艰深晦涩。他避开现代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潮流,重新采用了一种近科品达式和圣书式的抒情诗体,他的诗行特殊,既有古典诗行的严谨,又有散文诗的潇洒。他变换诗中的停顿,延长亚历山大体的诗句,使之多达十六个或十八个音步。
   1958年,他因全部诗歌成就获国际诗歌大奖和国家文学大奖。1960年,“由于他诗歌中的振翼凌空的气势和丰富多采的想象,将当代升华在幻想之中”,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圣琼佩斯在西山写作的这座道观的具体位置成为中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在他的日记和文章里,曾几次提到西山的这座已经破落没有香火的道观,据他的记载,道观在北京城的西北角,离北京城骑马约有一天的路程。他还特别指出:“它建在一座小山丘上,从这个小山丘可以俯瞰那通往西北边陲的丝绸之路。”也正是沿着这条路,圣琼佩斯和他的同伴踏上了远征戈壁滩寻找古老陆上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圣琼佩斯在华出使期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激荡的时期,他以诗人敏锐的直觉和外交官的远见卓识,对中国做了多方面的考察,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为中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录。多年来有关这座道观具体在何处众说纷纭,多年来,研究法国文学的学者,以及喜欢圣琼佩斯诗歌的人们,都试图寻找这座神秘的道观,却总是茫无头绪

http://s5/middle/65442b4et82df1df4acf4&690
                              外国地全景图桃峪观在中部上方

 随着对圣琼佩斯研究的深入,这座道观的具体位置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法国及美国的学者一再呼吁中国学者尽快提交一份调查报告。1987年7月,武汉大学的周家树一行数人来到北京西山调查,寻找出这个神秘的道观,以对所有研究圣琼佩斯诗歌的学者一个可能的答复。这个调查小组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不少地方,还是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仅是初步判断是大觉寺。

  前法国驻华大使毛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个圣琼佩斯迷,在他任职北京的几年里,也一直留意寻找那个小小的道观却毫无结果,最后他还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中国。

  多年来喜爱圣琼佩斯诗歌的一些中国读者,也一直关注这个话题。有的人把桃峪观定在了香山脚下,有的人注意到阳台山的贝家花园是法国医生的别墅,而推测桃峪观在其附近……

  2006年2月11日,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张文大与项学志、赵志欣等人又一次来到西山管家岭村边高墙遗址调查,从一家住户了解到西北山上有个叫桃峪观的地方。经实地查看,这处遗址与前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先生对桃源观描述极为吻合。 “道观在旷野中非常简朴,除正门外还有两个侧门,中间有一条甬道,两边各有一株老树,只有一座传统样式的殿堂;后面土丘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松树,向南倾斜,罩在殿堂上面。在另一边低处,有一眼水井,远处是座村庄。北边有一条河流过。”后来,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再次组织了专家和研究人员实地考察,经现场研讨,大家一致确定此处即是圣琼佩斯当年创作地的桃源观。此次考察,还发现了清光绪年的石匾残件等物。

根据方志史料和圣琼佩斯本人的记载,再结合实地考察和当地老乡的口碑材料,可以确定无疑此地就是桃源观,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巨星升起的地方。一个林木繁茂、远离喧嚣、寻幽访胜的清静之地,一个能带给人们美好回忆、无尽遐想的地方。有人建议考虑修复桃花观,以延续“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佳话

众所周知,曹雪芹作《红楼梦》就在西山,分别在香山正白旗和白家疃的石桥。西山在历史上曾经两位世界上顶级作家的写作地点。可见西山是灵性之山,灵感之山。也许那天西山再出来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谁呢,老闫?大公?老汉?……?是谁还说不准呢!


 附记】通过实地考察外国地遗址,“道观在旷野中非常简朴,除正门外还有两个侧门,中间有一条甬道,两边各有一株老树,只有一座传统样式的殿堂;后面土丘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松树,向南倾斜,罩在殿堂上面。在另一边低处,有一眼水井,远处是座村庄。北边有一条河流过。”。“两边各有一株老树,”可能因为80年代着火不见老树,“后面土丘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松树,向南倾斜,罩在殿堂上面。”更是不见,只有小树一颗在后院。“北边有一条河流过。”已经不见,南边但可见看见几处水库,截留了山上的泉水。北边没有河流,南边可能过去有道山溪。根据这几点,我认为北京是史地协会“桃峪观”的定论为时过早。我认为,第一要有北边的河,第二不见除正门外还有两个侧门,第三要远处的村庄,可能道观的海拔要高于这里。基于以上三点,我否认“桃峪观”的说法。圣琼佩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其实并不难找,再找找,不要极于求成,急功近利。仅凭“外国地”的说法是站不著脚的。
 http://s14/middle/65442b4et82df261cfedd&690

                                      外国地上方的小水库       

 

 

http://s1/middle/65442b4et82df34f68920&690

                                        下看管家岭村

 

附【远征】诗
  世界的进程就是这样,对此,我只能说好。——城市的建立。石块和青铜。黎明时荆棘的火焰裸赤了这些巨大的绿色的石块,油光光的象教堂的和公共厕所的基石,而那海上的船员,我们的烟可以飘到他那儿,他看见大地已经根本改变了面貌(从海上即可望见烧草肥田,和山区的引水工程)。
  于是在清晨在一个神圣的名字的唇音中建立了、安置了这个城市。营地从山上撤消了!而我们这些在那儿在木廊中的人,在新奇的世界里跣头赤脚,我们凭什么嘲笑,我们凭什么,处在我们的地位,嘟笑姑娘们和母驴们登岸?
  自从黎明以来,关于这些扬帆航行的人有什么可说的呢?——粮食到了!……而那些船只,比天国白孔雀下面的伊利翁更高,越过沙洲,停留在这死水中,那儿漂浮着一只死驴。(我们必须决定这条茫然的苍白的河流的命运,它的颜色象被压出液汁来的蝗虫的颜色。)
  在那边岸上新升起的巨大的喧哗中,铁匠是他们的炉火的主人!鞭子的噼啪声在那些新的街道上卸下成车成车的尚未出世的罪恶。啊,母骡,我们在铜剑的写真下!四颗倔强的、和拳头联结在一起的头颅,构成一个活的花序,衬托着蓝天,庇护所的建者们在树下聚会,探讨他们对选择场地的看法。他们使我懂得了建筑物的意义和目的:正面要装饰,背面要掩藏;红土走廊,黑石门厅,影明水净的地方设置藏书室;阴凉的地方放置药剂师的药品。于是银行家来了,吹嘘着他们的钥匙。而在大街上已经有一个人独自唱歌,他是那些在前额上画上他们的上帝的密码的人们中的一个。(在这个空旷的垃圾区,昆虫的嘈叫声不停地响着)……这不是向你讲述我们和彼岸的人们之间联合的场合;水在羊皮袋里,为港口工程提供骑兵和亲王们的费用是用鱼通货支付的。(一个孩子因猴子死去而悲痛——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姐姐——却给了我们一只放在玫瑰色缎鞋里的鹌鹑。)
  寂寞!一只巨大的海鸟产下蓝色的卵,而在清晨海湾的树叶间缀满了金色的柠檬!——这是在昨天!鸟儿已飞走了!
  明天,节日和喧哗,栽上苹果树的街道,而在清晨,清洁工人运走大片的枯棕榈叶,巨大的翅翼的断片,……明天节日,码头官员们的选举,郊区的练声,在温和的风暴酝酿期,黄色的城市,戴着阴影的头盔,窗子上悬挂着女孩子们的裤衩。
  在第三个朔望日,那些在山顶警戒的人叠起了他们的帐蓬。一个女人的身体在沙地焚烧着。一个男人走向荒漠的门槛——他的父亲的职业是:推销香水瓶子的商人。

 

【附记】舒乙(老舍的儿子)的话:在全国政协会议第十届五次会议上,舒乙委员提出了“关于复建法国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圣.琼.佩斯在华写作住地”的提案。为将提案落到实处,4月28日,海淀区政府组织规划分局、文化委等部门就恢复该文化景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将按照职责积极推进大觉寺桃峪观文化景点恢复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竹林寺考
后一篇:天门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