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源头——华池玄圣山华胥氏遗址
(2015-05-16 08:41:11)
熔古铸今
当然《上古庆阳》告诉乡人的只是一个信息,是庆阳存在文化现象的展示。对华夏文明社科研究项目的选题必须有一个整体思路,华胥氏文化研究是庆阳历史文化的主题曲,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中明确陇东南为始祖历史文化区。所以,华胥氏研究是庆阳始祖文化的重头戏。华夏文明起始于华胥氏葫芦河初始农业,而不仅仅是从伏羲画八卦开始。这是华胥氏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起始,伏羲的诞生也代表了另一种社会组织形态的起始。伏羲画八卦只能是华夏文明的继续与发展。所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项目中始祖文化区的源头是庆阳,天水、平凉与陇南当在其中。
一、华夏文明起始研究:
1、 古北地旧石器文化遗存与华胥氏部落的文化链结;
2、 葫芦初始农业与葫芦河合水太白镇东关遗址研究;
3、 华池玄圣山与太古塬华氏山文化遗址研究;
4、 玄圣山古碑与华胥氏母系氏族部落研究。
二、胥妵山女娲氏文化研究:
三、卧龙台始祖文化研究:
四、《黄土大塬》炎黄部落研究:
五、庆阳香包的传承与养蚕文化研究:
1、华胥氏玄鸟图腾与香包文化中的虎蛇鱼蛙图腾研究;
以上罗列的研究课题,是庆阳华夏文明与始祖文化项目选报的粗线条。
在始祖文化的研究中,要重新认识始祖文化的内涵和始祖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谁是始祖,什么是华夏文明?伏羲、黄帝如果是一个人,天水有了,平凉就不能再有;陕西有了,河南就不能再有。《黄土大塬》解说词中说得对:黄帝族。伏羲、黄帝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祖名,而是一个部落族团,是一代一代迁徙繁衍的群体名称。西晋灵台人皇甫谧《历代帝王世纪》就提出了伏羲是一个时代,并列举了15代伏羲氏人名。但是到了唐代的司马贞作《补史记·三皇本纪》,仍然坚持圣人之言把伏羲按一个人对待。到了如今的科学时代,还有学者把伏羲和黄帝按一个人看待,他们对上古历史与华夏文明的认识,远不及1800年前王符与皇甫谧这些古人对社会的认识上的远见。
华夏文明就是华胥氏文明、是黄河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那就是说华胥氏是华夏文明之源,伏羲文明、黄帝文明是其文明中的主流。在儒家男尊女卑的史书文化中,略去了以母系氏族为主体的文明时代,因此传统的文明观念是以伏羲八卦为文明起始。在文化复兴的科学时代,对于华夏文明的认识也需要一个大转变。
什么是始祖文化?传统的概念系指三皇五帝,实际是三皇八帝又包含女娲氏,上起华胥氏、伏羲、女娲,下至尧舜与大禹。按王大有的观点,人文始祖者惟伏羲,余者均称人文初祖。所以华胥氏便被尊为人文圣母。大禹的儿子夏启与庆城的周祖本属人祖文化,但已超越三皇五帝的时间概念。而非始祖概念中的盘古、元盇圣母、后土、无量祖师则应列入始祖文化。始祖文化的硬件必须属于原生文化,指人文初祖的传说历史,而非宗教神话中的始祖神位。
华夏文明就始祖文化而言,甘肃是其核心。庆阳是始祖文化的源头,万里江河起于溪流,参天大树长于幼苗。伏羲即就是天帝,华胥圣母也高居九重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玄圣山再小也是群山之母,华胥氏庙再小也是群仙首府。胥妵山是女娲的出生地,是伏羲的成长地。伏羲的灵异有他先天的遗传,也有华胥且在胥妵山对他后天智慧的启迪。编者对学者所说的朝那湫进行过考察,这里属于六盘山山脉南段的黄土残塬沟壑纵横区,其物候条件与庆阳相似。这大约是华胥氏部落的一次南行考察,为后来的盘古开天地及伏羲氏西迁西葫芦河打下了先期基础。
平凉当为始祖文化的重头,当为人皇伏羲的诞生地。静宁县修建了宏伟的伏羲大殿,静宁与成纪地域相连,又同属西葫芦河流域。伏羲氏从庆阳到天水,华亭、庄浪、静宁都是必经之地。静宁伏羲当为天水人皇伏羲的父辈,伏羲氏在此发展壮大,为人皇伏羲奠定了王天下的基础。庄浪县也十分重视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他们根据西北师范大学范三畏教授的考证,认为伏羲出生于朝那湫。六盘山古属安定郡,因此盘古文化及其葫芦文化也是平凉伏羲文化的重要一块。
天水当为始祖文化的龙头,伏羲与女娲在成纪成婚,孕育了人皇政权,形成了伏羲文化在天水境内的厚重沉淀。中国历史自人皇伏羲,建立原始部落联盟政权,开始了华夏历史的延伸,由炎帝到黄帝为首的五帝,自夏商至汉唐一代代传承与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连续不断的新纪元。伏羲女娲属五代之内近亲成婚,不排除自然灾害的影响,似乎与《河图》《洛书》的传承有关。编者发现,盘古在六盘山测报灾害的八卦系统,似乎没有被传承到东部,所以有武山得洛书的说法。而东夷文化中对《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运用发展明显先进于西部;而八卦系统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在西部,至春秋时代,才被齐鲁之地的孔子所传承。这只是编者初步的判断,不足为据。
盘古不周山立天柱,分天地、定四方,是人类最早对宇宙的认识,是原始先民认识大自然的巨大进步,其功绩惊天动地,谓之开天辟地。还有泾川西王母文化与镇原西貘文化,乃是同一人祖文化。这是甘肃除丝绸之路外,链接世界文化的又一块高地,扶桑文化遍及中国与东南亚,延伸至北美洲,是研究世界古老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而它的根系却与陇东南的始祖文化连在一起。是西貘太阳池扶桑部落的先民开发了北美洲,这是未来研究世界民族史的一大课题。伏羲易文化的传承链结与龙文化的发展演变,成为陇东南始祖文化的精髓。
始祖文化的成果应该陇东南四地共享,可按繁衍顺序,庆阳以华胥氏为重,天水以伏羲氏为重,平凉以盘古、女娲氏(西王母)为重。这是始祖文化发展的传承链,伏羲氏在庆阳、平凉、天水三地完成了同一伟大事业,把人类历史推向前进,这是相辅相成的同一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萧放说:“传说是民间文学,是口头的、流动性的。在传播过程中,某个地方把传说和地方风物结合起来,就变成正当的,就要尊重它,不能用真假来判断,没有绝对的真。”庆阳、天水与平凉的民俗文化研究者,应该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去寻找始祖文化在当地的沉淀。可协商举办华胥氏、伏羲、女娲氏(西王母)始祖文化民俗研究论坛,共同推进始祖文化的发展,创立始祖文化品牌,以始祖文化带动甘肃经济的大起飞。
玄圣山碑石的面世,是时代的使然,是南梁众多先烈们的呼唤,华池华胥氏文明与南梁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是文化兴国的天意!
华胥氏史迹见证庆阳的信息,对史学界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史实将如此,本文不是方天夜谭。编者曾激情满怀,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文化是庆阳大地的灵魂。它的收集编者经历了难以尽述的酸楚,踏遍青山人渐老,换来的是满头白发。王钊林老师鞭策编者焚膏继晷,告慰于俊德先生的亡灵,在他的身后还有更多的追随者。各位学者们不要苛求编者的书写格式,本文仅是以史学的观点,从民俗学的角度表述了古北地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编者同时奉献给故乡的还有《大汉雪耻》与《大唐姻亲》百余万字庆阳文化的补遗拙作。几年前,编者就盼望华夏文明探源工程的课题能够延伸到庆阳华胥氏的故里,今日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研究的号角已经吹响,鼓点声声,催人奋进。庆阳被湮没的华胥氏文明,当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的锣鼓声中,重见天日!
2020年华夏文明创新区的大戏就要落幕,庆阳遗落历史的回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王三运书记所说:创新区来之不易,不可失之交臂、愧对历史,有负国家重托。华胥氏文化是庆阳的一座丰碑,也是甘肃的一座丰碑。不论谁做好了,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功臣,文化兴国的伟大时代在召唤着黄土儿女们为之奋斗!
始祖文化
始祖文化不单纯地指天水伏羲庙,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文化资源。而是要重点去寻找世人所不知的、即将流逝的始祖文化。因为编者看到了很多一瞬即逝的始祖文化信息资源。
二十四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引以为豪的华夏文明五千年。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笔下所描述的华夏历史仅有4300年。他的信息来源,只有夏商以来留下的《尚书》、《诗经》等极有限的参考史料,加上他的考察调研,分析推想,而又按照孔子《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的大一统儒家思想,把中华上古史编成了一脉相承的黄帝子子孙孙九代人。他删去了自己认为不雅,不能给后人传习的宝贵史料。当然孔子、司马迁都是为了教化后人,传承仁德,遵守礼仪。
司马迁把周先祖作为庆阳文明的使者,至今3500年。而庆阳的馆藏文物与文化遗址显示的文明文化,最早是7000年。已故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说:中华民族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他这里所说的百万年文化根系,指百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文化。而泾渭流域的110万年蓝田人到60万年的大荔人,及至庆阳20万年的旧石器文化,形成了泾渭流域的人类进化链。而陇东南的庆阳正是这些超万年文明的起源地。
人类学家王大有把中华文明的上限定为1.4万年,以燧人弇兹氏发现天道,立“风”姓,产生历法,作为中华文明的起始,不少于1.1万年。华胥氏出于风姓的分支称为“风兖部”,一万年前繁衍在华池的大凤川。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今日所说的华夏文明史存在五千年的文化断层。
华夏文明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新石器的文化记录,这是科学的依据。桥山东西是仰韶文化遗存最密集的地区,《黄土大塬》从科学的角度向世人公布了这一重大史实。那么,丢失了的五千年文明史应该由谁来弥补?
华夏文明的研究,不仅仅是要找回失落的文化历史,而是要找回我们的先民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精神。这是时代赋予甘肃、赋予庆阳人的使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项目,就是启动始祖文化研究的东风。地质学家看到的是庆阳地下的资源,他们找到了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和石油、煤炭,而编者却看到的是庆阳很多很多的始祖文化资源,它正在被时代进步的洪流一口口吞噬。要不要给后辈子孙留下这份精神食粮,编者不知所措?曾在心中无数次默默地吟唱:
华圣母呀,盇娘娘,
悠远钟声无言诉衷肠。
祖庙依然在,神主已无存,
你可知那古老的先民,
他们的家园叫庆阳。
葫芦河呀,大凤川,
刀耕的葫芦火种的麦。
原始的快乐,野性的情歌,
你可知玄圣山的文明,
他们的儿孙叫伏羲。
始祖文化是甘肃悠久宝贵的文化资源,集中而丰富。正如王三运书记所说:“不可叶公好龙”,不可负于丰富资源。我们今日看到的天水伏羲庙,它所代表的不只伏羲一个人祖,前面还有平凉伏羲和庆阳伏羲,更有庆阳的14代华胥氏,还有伏羲政权87代2717年的时光,天水大地湾文化应该是伏羲政权东迁后,其留守部落的遗址;黄帝也不只是清水轩辕氏,他包含了十代轩辕氏部落时代和15代黄帝政权760年的时空。这些摆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面前的始祖文化,如何去研究?如何去传承?如何去创新?如何把这些文化融入到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实施方案的“一带”、“三区”、“十三板块”中去?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人们的语音习惯正在迅速改变。胥妵山在当地人的发音是“西头山”,因为他们把女婿,叫“女西”,胥字不正确的发音,致使后人不知其究竟?在庆阳旅游地图上这里已变成翠峰寺。胥妵姥母殿文革中被拆除,三圣殿的华胥氏、伏羲与女娲塑像被换成了释迦牟尼,改成了“三佛殿”。关公抗着大刀闯进祖圣殿,人文始祖的牌位被摆在偏旁,成为关老爷的陪衬。随着科学的进步,民间神话、童话没有人再讲了,你看那华胥氏故地华池县年已85岁的白玉玲老人,把毛野人的故事用刺绣留给儿女们,怕后人不知道这乡间曾有过的传说。华池桥河太古塬、庆城白马铺太极山、宁县元盇岭、华亭华尖山,这些古老地名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它都隐含着不为人知的始祖文化。人群聚落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有些原生文化的印痕一瞬即逝?
千百年来,庆阳走出的道家、儒家、史家、贤人、哲人、诗词大家、鉴古大家多不胜数,编者40余万字的《上古庆阳》如何敢言之凿凿地肯定华胥氏在庆阳、伏羲少典在庆阳、女娲有蟜氏在庆阳、炎帝神农氏在庆阳、轩辕氏在庆阳、少昊青阳氏在庆阳、大禹夏后氏在庆阳,这里每一位人文初祖在庆阳的依据,编者都不是凭单一说法来判定的。这其中既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溶含了其他专家学者的论述与观点。如大禹在庆阳,从《山海经》提供了大禹父亲白马鲧和儿子夏启三代人名,《山海经》记载的白民国就是大禹祖上的白马族,其地域都在《山海经》的西山经中,庆阳白马地名遗存多不胜数,从而否定了司马迁大禹出自河南嵩山的说法,同时从夏代建立之前的《帝禹山河图》自然风貌与轩辕黄帝的执政时间,否定了大禹出生于西蜀北川和娶妻江淮涂山的各种说法,经过诸多依据的分析,肯定了大禹的妻子就是桥山有蟜氏的女娇。由此证实了九尾沟大禹娶妻九仙白狐的神话就源自庆阳的子午岭。夏王朝在庆阳留下了极深的文化根系,龟蛇图腾、鱼蛙图腾与龙生九子等等。这些文化流传,影响了整个后世的文学发展。如屈原的楚辞《九歌》。还有庆阳的黄帝文化,岐伯与《黄帝内经》只是轩辕文化的一部分,古北地四座轩辕氏遗陵就是证明。等待这些湮没文化的回归,不知还要经历多长的时光啊!
庆阳失落文化的回归,正宁县率先走出了第一步。2013年清明节,正宁县委书记吴丽华、县人大主任郭亚宁、县长张龙杰、政协主席袁喜言等四大班子领导成员率领县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正宁五顷塬黄帝冢的祭拜。县委、县政府2008年就开始了对五顷塬黄帝文化旅游景区的设计规划,并成立了正宁县黄帝文化研究学会。他们的行动是对黄帝族崛起于庆阳的有力证明。始祖文化的研究如果只在史书中打转转,我们就会错失很多的机遇。《山海经》和史书都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信息源,对号入座,全盘照搬,那是不可能的。在中国的大学里开设了世界上古史专业,而却没有中国上古史专业,如果死抱史书不放,中国就永远没有上古史研究专业的存在。史书也是人写的,今人都不敢正视自己宝贵的文化资源,春秋时代的典籍,如竹书、帛书作者也比始祖文化晚了几千年,他们怎能有条件做到详尽的调研与记述呢?庆阳市的农耕文化研究,局限于史书3500年的记述,那么多7000年至5000年的农业文化遗址,都是庆阳农耕文化遗存的实证,其可信度远大于史书的记载。
兰州大学教授陈兴鹏与庆阳市学者路迪、张耀民、陈亚峰、曹焕荣等以大量史料证实了始祖文化在庆阳的存在。地方政府与民间的行动,顺应实现文化兴国的中国梦。这些实实在在的始祖文化,需要搭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始祖文化项目的快车,此事顺水顺风,顺时顺势,顺路又顺车,谁来当向导?引路给天水伏羲,让他给平凉父辈伏羲和庆阳的祖辈伏羲,还有他的太祖母华胥氏让个座,国家文化兴国的大计,在等待着华胥圣母去领头,续写司马迁没有完成的中华万年文明史。
《上古庆阳》用民俗学与考古学的分析结果,向社会标示了华夏人祖在中华大地上,万年以来连续不断地文化记录,这是编者在夏红民副省长的支持下,对中华上古史研究的倾情巨献。这其中也包含了关心庆阳历史文化的老干部与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历史文化研究单位专家学者及已故《庆阳历史大观》作者于俊德教授对始祖文化回归的浓浓尊祖之情。
编者奔波十余年,算是给六集电视纪录片《黄土大塬》增添了诸多的细节与注释。感谢《黄土大塬》策划与编导者们,能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上映黄土大塬不为人知的人文信息。黄土地给我们能留下这些古遗址、古地名、古民俗与古传说以及环江翼龙、黄河古象这些远古生态文化与石油煤炭资源,已经是对庆阳人最大的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