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3
(2010-10-28 21:31:47)
标签:
曹操许褚晚自习华科老子杂谈 |
距晚自习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我们都在教室了,这是曹操要求的,也是袁绍要求的。换宿舍的时候曹操舍不得现身,我还以为是这次月考我们班比隔壁班差,现在看到曹操得意地笑,笑得如花儿开在春风里,我知道班上肯定考得不错。我一直都不是什么很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但还是很乐意看到我们班考得好,毕竟班上考好了,曹操就高兴,曹操高兴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些。曹操走上讲台,照例开始训话。说的都是一些公式化的话,从一年前分到他班上开始,这样的讲话就是不可避免的。
分班那会儿,曹操一进来就给大家脸色看,立个下马威,让几乎所有人对这位新班主任没有任何好印象可言。许褚对此应该是非常有感受的。那天许褚来到新教室,发现前面的位置全被提前半天来的女孩们占了,有的甚至一个人占好几个位置,和现在大学里以占位为乐趣的很多人类似。许褚毫不犹豫的走向最后面靠窗的那个角落坐下,实在无事可做,他开始摆弄一个空纯净水瓶。
曹操儿子两年前考上了华科,他带的上一届学生有一个差点上了北大。于是曹操便以“优秀的父亲,优秀的班主任”自居。那天曹操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子是优秀的父亲,老子是优秀的班主任。老子的儿子可以上华科,老子的学生差一点就上了北大。你们谁父亲的儿子考个华科老子看看”。话音一落教室里传出一阵嘘声,当然,我也为这嘘声做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曹操听到嘘声后很是不爽,说:“以后在老子班上就不要把高一的歪风邪气带来了,你敢出格,老子是也敢出格的,不信你试试”。过了会,有人在楼上扔下半瓶水,打断了曹操的说话。停了几秒,当曹操准备接着说的时候,估计是忘记了说到哪,只有把话题引向别处。说别人仍水瓶很没素质,既是浪费资源,也不注意影响,打扰了别人。又说在自己班上,这种事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曹操在讲台上隔几分钟便要吼上一声,以平息教室里对他表示略微抗议的讲话声。待到吼的次数多了,迫于曹操的吼声,基本上没人讲话了,许褚摆弄瓶子的声音开始显得格外大。曹操拿出一只手来,指着许褚那个方向说:“最后那个,不准把瓶子搞出声音。”许褚往旁边瞟上一眼,好像没别的人手上有瓶子,于是打开窗户,把瓶子扔了出去。这一扔让曹操极为反感,于是乎,许褚成了批斗对象。但曹操畏惧于许褚庞大的身躯,或许凭借以前的执教经验以为许褚是校园一霸,又不敢说的太过分,担心以后被学生揍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是说“老子刚刚警告你们不要把高一的歪风邪气带来,你就犯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曹操对张飞和许褚的不满都不如对其他人那样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年过去后,觉得这两个柿子并非先前想象中的那么硬,才敢对我们所有人一视同仁。
曹操说:“很感谢大家,这次月考我们又是文科班第一,你们做的不错。我说过,考试好了,一好大家都好。”这句话曹操几乎每次都要说,然后就是一些有的没的闲扯,和领导们一样装出一副亲民的样子。就差让人拍下来,作为宣传自己是个好老师的证据了。偶尔我们班拿不到第一,曹操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他会把脸紧绷着,持续时间长达整个晚自习,约四小时,我不知道他那样装到底累不累。然后点名批评一下在他看来没有认真搞学习的人,指桑骂槐地批评那些成绩比较好但有些退步的和那些他有点害怕的,比如张飞。然后按考试成绩排坐位,由学生自己选,但不能男女同座。但这次,曹操还加了一些话,诸如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高三了,虽然我们学校是把一年备考变作三年备考的,但还是要比高二的时候更拼命。又说今天换宿舍大家都辛苦了,晚自习还是要上,但可以稍微轻松点。言下之意是如果今天谁在晚自习上打瞌睡,他不会像平常那样深究,非要你喊家长来不可。
考得好,为曹操长脸的话,他会给我们时间去食堂把钱存卡上,俨然一慈祥前辈。虽然此刻还并没有上晚自习,但曹操还是会把这当作自己给的恩惠,这次也不例外。我们下去存钱后,回来按照流程就是换座位。我和赵云都是十多名,还算比较靠前,基本能保证自己的位子不被其他人选去。而且经过一年的时间,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熟悉的位子,离开了还觉得不习惯,大多不愿意换动。我喜欢坐在靠窗的地方,多数时候和张飞、赵云一起。庞统是希望之星,总选第一排,他认为这样能让老师盯着自己,集中精神。曹仁喜欢最后一排靠门的位子,但冬天除外,因为学校用木质门,而且质量太差,冬天从门缝吹进来的寒风和室外一样如刀子般割脸。
没什么大动作的换座位后,我们开始看晚上7点开始正常情况7点半结束的那个电视节目。尽管我们都是很鄙视这个节目的,但在学校的日子里,这是唯一可看的。曹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我们一直盯着电视看的,说你可以用这半小时做两篇完形填空,或是做两道解析几何题,用耳朵听一听就行了。如果把曹操想的好一点,可以认为他确实是一个一心为学生未来考虑的好老师,有责任感,采取一切手段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高考的分数。也可以认为是曹操以一个中年人的生活经验暗示我们这些毛头小子不要听信那个节目上说的,否者你将来会像那个节目最后几分钟里面所说的外国人一样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这样的假设属于理想的范畴。理想,就是让你在不理性的时候想一想,在多数时候是和现实相违背的。曹操的目的,是让自己脸上有光,我们高考考得好只是通向这一目的的旅途。当你一心只想赶往目的地的时候,什么沿途的风景之类的东西,根本上是不屑一顾的。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过程再美好,也可以忽略。那些所谓的注重过程,多半是文人雅士的矫揉造作,还有就是没吃到葡萄的人对口中葡萄酸的开脱之词。对于曹操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自然不能免俗。当然,我同样如此,本来是没资格对曹操说三道四的。
半个小时过去后,曹操开始讲考试的题目。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升学率方面,曹操做的即使称不上特别优秀,要说合格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一个教地理的老师,以“任课老师”的身份审视,曹操确实不合格。遇到人文类,靠记忆的,曹操可以很轻松应付。但遇到诸如地球自传公转之类的问题,曹操就会相当伤脑筋。这次有一题有个图,曲线表示增长率,但曹操硬是半天没反应过来,说曲线下降就表示总量是减少的。我们说曲线下降,但只要不低于零,总量就还是增长的。曹操觉得自己丢了脸,很是恼火。坐下来作冥思苦想状想了几分钟,终于想通,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再站起来给我们讲,还强调这种问题是很有难度的,很容易弄错。其实,在几分钟前曹操还在坚持自己先前的观点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和曹操几分钟后所想的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