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元朝年号

(2020-08-24 07:03:27)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健康

旅游

分类: 史海沉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8/cafea8df2ddb4442a72b89481e16f01b.jpeg

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未建年号。直至1260年五月忽必烈才正式建年号中统。中统五年八月改元至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国为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占南宋首都临安,十六年(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灭掉南宋的余部统一全国。

1368年明朝建立后北伐,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元朝在内地的统治结束。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尔所杀后,北元不再使用年号。

本文列举1206年至1388年期间元朝(含北元)的年号以及同期在中国存在的其他政权、势力的年号。

折叠

前期

1206年(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春,铁木真即大汗位,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1207年(太祖二年/金泰和七年):秋,蒙古再伐西夏。

1209年(太祖四年/金大安元年):1、三月至十二月,蒙古军第三次伐西夏。2、蒙金决裂。

1211年(太祖六年/金大安三年):1、二月,蒙古军大举伐金,年底直逼中都,不克乃去。2、七月,西夏神宗即位,国策由附金抗蒙转变而为附蒙攻金。3、八月,蒙金野狐岭之战,金军大败。4、是年,屈出律篡夺西辽政权,奉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

1212年(太祖七年/金崇庆元年):1、正月,耶律留哥在隆安反金自立。2、年底,蒙古军破金东京城(今辽阳)。

1213年(太祖八年/金至宁元年):1、八月,金宣宗即位,改元贞佑。2、秋,蒙古大军分三路伐金。

1214年(太祖九年/金贞佑二年):1、三月,金献岐国公主请和。2、五月,金迁都南京(开封)。

1215年(太祖十年/金贞佑三年):五月,蒙古占领中都。

1217年(太祖十二年/金贞佑五年):蒙古第四次伐西夏。

1218年(太祖十三年/金兴定二年):1、遣长子术赤征讨林木中百姓。2、哲别灭西辽。

1219年(太祖十四年/金兴定三年):六月,成吉思汗统军西征花剌子模(蒙古第一次西征)。

1223年(太祖十八年/金元光二年):1、十二月,金宣宗崩,完颜守绪继位。2、十二月,西夏献宗即位。

1224年(太祖十九年/金正大元年):1、西夏再次联金抗蒙,并于次年九月达成和议约为兄弟之国。2、成吉思汗平定西域,西征结束。

1226年(太祖二十一年/金正大三年):正月,成吉思汗率军攻西夏;七月,夏献宗病死,李睍即位。

1227年(太祖二十二年/金正大四年):1、七月,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2、西夏降,国亡。

1229年(太宗元年/金正大六年):1、八月,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2、遣搠里蛮攻打扎兰丁重建的花剌子模国,逾二年灭之。

1232年(太宗四年/金天兴元年):三月,蒙古围汴京,不克,乃议和。十二月,哀宗弃汴京奔蔡州。

1233年(太宗五年/金天兴二年):九月,贵由领军灭东真国,俘蒲鲜万奴,至此辽东尽入蒙古版图。

1234年(太宗六年/金天兴三年):1、正月,宋蒙联军克蔡州,金哀宗自缢,金亡。2、南宋收复失地失败,蒙、宋开始正面交锋。

1235年(太宗七年/宋端平二年):1、六月,窝阔台大举兴兵伐宋。2、八年至十四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西征(蒙古第二次西征)。

1240年(太宗十二年/宋嘉熙四年):拔都征服翰罗思大部分地区。

1241年(太宗十三年/宋淳佑元年):1、西征军侵入孛烈儿、马札儿等地。2、十一月,窝阔台死,乃马真后称制。

1243年(宋淳佑三年):春,拔都以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都城,建立钦察汗国。

1247年(定宗二年/宋淳佑七年):吐蕃诸部归附蒙古。

1248年(定宗三年/宋淳佑八年):定宗贵由死,海迷失后摄政。

1251年(宪宗元年/宋淳佑十一年):蒙哥即汗位。

1252年(宪宗二年/宋淳佑十二年):蒙古军第三次西征开始。

1254年(宪宗四年/宋宝佑二年):蒙古军灭大理。

1256年(宪宗六年/宋宝佑四年):旭烈兀的西征军攻灭盘踞里海以南诸山城的木剌夷国。

1258年(宪宗八年/宋宝佑六年):1、西征军灭黑衣大食。2、蒙哥统兵入蜀。

1259年(宪宗九年/宋开庆元年):1、蒙宋钓鱼城之战,蒙哥战死。2、西征军进攻叙利亚。3、忽必烈在鄂州与宋权臣贾似道私下达成和议。

折叠中期

1260年(中统元年/宋景定元年):1、三月,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五月仿汉制建元中统。2、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3、十二月,封八思巴为国师。

1264年(至元元年/宋景定五年):1、七月,阿里不哥势穷而降。2、十月,宋理宗崩,度宗即位。

1268年(至元五年/宋咸淳四年):宋蒙襄樊之战打响。

1269年(至元六年/宋咸淳五年):1、塔剌思大会,八剌、海都等联合对抗忽必烈。2、蒙古推行八思巴创制的文字。

1271年(至元八年/宋咸淳七年):十一月,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号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把"大"字加入国号的朝代,之前的大汉、大唐、大宋等"大"字皆是尊称。

1273年(至元十年/宋咸淳九年):正月,元军克樊城;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自此,南宋门户大开。

1274年(至元十一年/宋咸淳十年):1、正月,忽必烈在大都正殿接受百官朝贺,元朝从此定都于此,以上都为夏都。2、七月,宋度宗崩,赵即位,由谢太后听政。3、十月,元军自高丽第一次进攻日本。

1275年(至元十二年/宋德佑元年):1、正月,贾似道再遣使伯颜议和,伯颜不允。2、二月,丁家洲之战,宋军主力尽失,贾似道因此被贬。后为押解官员郑虎臣所杀。3、三月,元军占领建康(今南京),临安告急,宋廷下诏勤王 。

1276年(至元十三年/宋德佑二年):二月,谢太后携帝投降,元军入据临安,伯颜。五月初一,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改元景炎。此时闽广仍为宋控制,东川张珏、淮东李庭芝仍在为宋坚守,江西、湖广的争夺也未结束。

1277年(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二月,宋广东诸郡降元。四月,宋军收复广州。十一月,广州降元。

1278年(至元十五年/宋景炎三年):1、二月,重庆失陷,元军至此平定东川。2、四月,赵昰病逝,群臣拥立赵昺,改元祥兴。3、文天祥兵败海丰被俘。

1279年(至元十六年/宋祥兴二年):1、正月,钓鱼城降,元军至此平定巴蜀。2、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负帝投海,宋朝至此终结。

1281年(至元十八年):1、元世祖再派大军分别从高丽、浙江出发进攻日本,因遇飓风,加之日本顽强抵抗,最终大败而还。2、颁行《授时历》。

1282年(至元十九年):1、元军攻占城。2、文天祥在大都就义。

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1、诏修《大元大一统志》,大德七年正式定稿。2、太子真金(元裕宗)因禅位风波忧惧成疾而死。

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乃颜叛乱,五月,世祖扶病亲征。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1、改总制院为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2、元军从安南撤兵。3、遣宋帝瀛国公赴藏学习佛法。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1、元代第一部法典《至元新格》颁布。2、确定行省制 ,改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3、马可波罗返国。先是,马可波罗于至元十二年抵达上都,自此客居中国十七年。

1293年(至元三十年):1、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2、远征爪哇大军失败返国。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世祖崩;四月,铁穆耳即位于上都,是为成宗。

1301年(大德五年):1、兴兵八百媳妇。2、贵州彝族土司之妻蛇节起兵反元,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等地少数民族纷起响应。元将也速锂儿、刘国杰率兵前往镇压。3、叛王海都、都哇大举攻北边,海山在和林与塔米尔迎战,海都退走,旋死。

1307年(大德十一年):四月,成宗崩。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杀阿难答,迎立海山即位,是为武宗。

1311年(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崩。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于三月即皇帝位,是为仁宗。

1314年(延佑元年):恢复科举制(延佑复科)。

1320年(延佑七年):正月,仁宗崩。三月,其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英宗。

1322年(至治二年):英宗在右丞相拜住辅佐下推行新政(至治新政)。

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五日,以铁失、也先帖木儿等为首的保守势力刺杀英宗及拜住于南坡,史称南坡之变。九月四日,也孙铁木儿即皇帝位于龙居河。

1328年(泰定五年/致和元年/天历元年):七月,泰定帝崩于上都。九月,左丞相倒刺沙等在上都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同月,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迎立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于大都即位,改元天历。两都之战爆发。十月,大都军围上都,倒刺沙降,天顺帝被杀,图帖睦尔削天顺年号不纪。

1329年(天历二年):正月,武宗长子周王和世瓎在和林即皇帝位,是为明宗。图帖睦尔遣使迎之。八月六日,明宗暴死,十五日,图帖睦尔于上都称帝,即元文宗。

1332年(至顺三年):八月,文宗病死上都。十月,遵文宗遗命立明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宁宗。十一月,宁宗病逝,在位52日。

1333年(至顺四年):六月,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惠宗,同年十月改年号元统。

1335年(至元元年):十一月,废除科举制。

1337年(至元六年):1、三月,脱脱逐权相伯颜。先是,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允。2、十月,脱脱任中书右丞相,大兴文治,史称"脱脱更化"。3、十二月,恢复科举制。

1343年(至正三年):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官。至正四年三月,《辽史》成;十一月,《金史》成。至正五年十月,《宋史》成。

1348年(至正八年):浙东方国珍反元,后又时降时叛。

1351年(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起兵反叛,其部下自称红巾军。十月,徐寿辉在蕲水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

1352年(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元。同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

1353年(至正十三年):泰州张士诚起义。

1354年(至正十四年):1、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周王,年号天佑。2、年底,丞相脱脱讨张士诚高邮之战,将克,帝罢脱脱,遂败。

1355年(至正十五年):1、二月,刘福通等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年号龙凤。2、三月,脱脱被流放云南,十二月,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派人毒死。

1356年(至正十六年):1、元相哈麻谋废顺帝,事泄被黜,后被杖死。2、是年,中原大宋红巾军与元军激战。3、三月,朱元璋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小明王封朱元璋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1357年(至正十七年):1、夏,大宋丞相刘福通派三路红巾军北伐。2、八月,张士诚降元。

1358年(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克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十二月,关先生所率中路北伐军破上都。

1359年(至正十九年):八月,察罕帖木儿破汴梁,刘福通携韩林儿走安丰。

1360年(至正二十年):1、五月,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曰"大汉",改元大义。闰五月,陈友谅东讨朱元璋,兵败龙湾(今南京西北)。2、是年,中书平章政事孛罗帖木儿与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察罕帖木儿在山西争战不息,此后,两军冲突不休。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1、察罕帖木儿在进攻山东益都时被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杀,元廷"自此无人矣"。2、扩廓贴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军持续冲突。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1、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2、三月,张士诚攻安丰,刘福通战死,朱元璋迎韩林儿至滁州。3、七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大败;八月,陈友谅突围不成中矢身亡。4、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5、十月,扩廓帖木儿破孛罗帖木儿于石岭关,孛罗渐弱。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1、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朱元璋督师武昌,武昌陷,陈理投降,汉亡。2、帝与太子争权,各结外援。时奇皇后与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谋内禅,终未果。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顺帝密遣人刺死孛罗帖木儿。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1、夏太祖明玉珍去世,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2、十二月,朱元璋遣廖永忠自滁州迎小明王归应天,至瓜步沉之于江中。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1、九月,平定"东吴"张士诚势力。2、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3、十二月,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4、是年,元关中诸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扩廓帖木儿。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2、八月初二,明军攻克大都。自此元朝势力退居塞外,史称北元。

折叠北元时期

1370年(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1、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派兵北伐。2、四月,帝崩于应昌,元臣上上庙号惠宗。明太祖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谥曰"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昭宗。

1372年(宣光二年/明洪武五年):是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军发起第二次北伐。

1375年(宣光五年/明洪武八年):北元太尉扩廓帖木儿病逝。

1378年(宣光八年/明洪武十一年):四月,帝崩于金山,脱古思帖木儿即位,次年六月改元天元(一说没有天元年号,天元实际是大元的误写) 。

1380年(天元二年/明洪武十三年):二月至三月,明军发起第三次北伐。

1381年(天元三年/明洪武十四年):1、正月至八月,明军发起第四次北伐。2、傅友德沐英平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自杀。

1387年(天元九年/明洪武二十年):1、正月至闰六月,明军发起第五次北伐。北元太尉纳哈出兵败势穷而降(金山之役)。2、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明军发起第六次北伐。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捕鱼儿海战役);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在逃跑途中被也速迭儿所杀,随后也速迭儿自立为帝,元朝不再立年号。折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