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紫砂壶的鼻祖可能是范蠡

标签:
文化瓷器天下收藏股票玉器 |
分类: 本人原创 |
【原创】紫砂壶的鼻祖可能是范蠡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和吴国,地理位置是江苏省的杭州和常州一带。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之战,就发生在杭州和常州之间。
范蠡出生于河南的南阳,家境贫寒,祖父、父亲都是做陶器的工匠,是制作大缸的。在唐宋时期开始,许多陶瓷器底刻"奉华"和"蔡"字款。因此供春做紫砂壶加了题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河南省新郑县郑韩故城内外,地上地下保存着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遗迹和遗物。1964年至今,我们在这里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钻探与发掘,出土陶片数以万计,陶器数千件。瓷器虽然为数不多,但亦可弥补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陶瓷研究之不足。分析和研究这些丰富的陶瓷遗址,再看看元代的茶壶,就不难推断,紫砂壶不是产于明代,可能会更早,也许就是从春秋战国的范蠡开始。


紫砂壶的发明,也不外乎就是在原来的酒樽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盖子而已。
紫砂壶有一种西施壶,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显现出历史了,因为只有范蠡对西施是情有独钟。
因此,范蠡制作陶器是家传的手艺。他的名气之大,就是从帮助越王勾践开始的。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之后,他明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他曾经一度和美女西施隐居在金沙寺,过起了夫妻田园生活。他以他家传的手艺,制作各种陶器。当然了,制作饮水的茶壶也可能是从金沙寺开始的。这也是金沙寺的和尚为什么会做紫砂壶的缘故了。山东的定陶,也是尧舜禹时代,舜制作陶器的地方。
据说,今天还在使用的“称”也是范蠡的发明。他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是用眼睛来估量,这样很难做到交易的公平,于是一心要发明一种可以准确测量货物重量的东西。后来有一天他偶尔在乡间看到一位老农用一种一头吊了一块石头的木架装置汲水,很是省力。受此启发,他发明出了秤。此外,传说范蠡还是酱的发明者,还说他曾经改进了陶瓷制作技术,是造缸的能手,被太湖一带的工匠们尊称为“造缸先师”。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嵇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著作有《计然篇》;在《国语·越语下》《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汉书·艺文志》记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公元前511(鲁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吴阖闾四年);范蠡邀文种入越,时年范蠡二十五岁。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楚昭王二十三年、越勾践四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范蠡时年43岁。
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践十一年、吴夫差十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范蠡时年50岁。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楚惠王七年、越勾践十五年、吴夫差十四年);吴、晋黄池之会,越师乘机袭击吴国,大败之,杀吴太子等,年底吴越讲和。范蠡时年54岁。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楚惠王十一年、越勾践十九年、吴夫差十八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范蠡时年58岁。
公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楚惠王十四年,越勾践二十二年,吴夫差二十一年);十一月越围吴、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范蠡时年61岁。
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楚惠王十六年,越勾践二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三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范蠡时年63岁。
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楚惠王二十一年,越勾践二十九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时年68岁。
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卒,时年范蠡71岁。
金沙寺的僧人做紫砂壶的历史才是应该追究的问题。只不过是,金沙寺的僧人做壶不懂留下题款。难道说没有题款的紫砂壶,就不算紫砂壶的历史了吗?我认为,只要是紫砂泥制作的、器型与现代的紫砂壶一致,就应该作为紫砂壶的历史,不能把供春提款开始作为紫砂壶的历史,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一旦在唐代、宋代墓葬里发现了紫砂壶,这个观点还能站得住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