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议】破解翡翠A货变为B货之谜?

(2015-05-24 04:37:20)
标签:

股票

分类: 文物古玩
【争议】破解翡翠A货变为B货之谜?
      最近,网路上流传关于明清时期的老翡翠在鉴定机构设备检验下呈现B货结果的报道,给翡翠藏家和爱好者带来很大心理影响。

      这个观点是中国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
姚政结合实践提出的,并经《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报道(可百度搜索《清代翡翠精品惨遭降级揭开翡翠A货变B货之谜》等相关文章)。在前几日与姚政主任面谈交流时,姚政主任也明确指出:“明清老翡翠或者佩戴几年后的新翡翠,在现代机器的检测下,99%会显示出是B货的结果”。理由是:做为明清老翡翠,发生品类变化的多缘于出土。出土再传世,一块玉可能辗转很多人之手,被“沁”过,因此鉴定结果可能连C货都到不了。而新翡翠经每天佩戴接触人体汗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香皂等日用化学品的侵蚀,化学试剂和汗水都会“沁”入翡翠,由此造成买的时候鉴定为A货,可等到想出手的时候已经沦为B货甚至C货。

      笔者虽不收藏翡翠,但因涉及到玉器的沁变问题,听到这信息后也引起了很大兴趣。于是在网络上查阅关于翡翠的相关资料。也看到有专家反对和驳斥
《北京商报》观点,认为翡翠A货永远不可能变成B货。并且从比较晦涩的专业角度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强调通过拉曼光谱仪可以准确测定翡翠类别。

      这样的争论和探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笔者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从理论上难以解摆详细,只能就相关问题从市场实践中去调查了解。结果竟然是:正方意见和反方意见都对!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翡翠分类的基本概念:
A货翡翠,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和再加高温处理的翡翠,纯天然的翡翠。
B货翡翠是指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处理后使色泽得到提高。包括一切化学处理和高温染色处理的翡翠。
C货翡翠是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注色,属于假货。

      好了,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便很容易寻找到问题的症结。

      笔者也藏有一件清代老翡翠环形佩。收这件东西的时候,主要是看其出土后的次生变化:器表有少许土沁及蚀斑,并且包浆厚重,断定为老物件。后来,到鉴定机构一测,竟然是B货,真以为自己打了眼。暂且不提!

      今天,专门到朋友开的翡翠专营店去造访,并就A变B的问题调查、请教、探讨。首先说明,朋友的翡翠专营店是厂店联营,在
云南腾冲有翡翠加工厂和商场,石家庄只是分店之一。因此,对翡翠的原始采购、玉料加工、成器销售自成体系,对翡翠的鉴别有直观经验,应该说有最权威的发言权。信息如下:
1、正规厂家和商店不会去刻意制造B货。现在的消费者选购翡翠一般都要鉴定机构证书,特别是中高档翡翠。往往在销售时一起去鉴定机构进行二次鉴定,验明正身。所以,商家不会主动制造B货增加成本,并冒信誉风险。B货或者C货翡翠,多出现在旅游市场或者批发市场,形成2次流通。
2、朋友10多年前有机会在河北文物商店买过诸多清代翡翠,检测结果都是B货。笔者上手一件清代翡翠牌,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内部结构与新翡翠确有差别。因为老翡翠基本切割抛光技术与现在不同,一般都能反映原始的玉石肌理。

      那为什么老翡翠会A变B呢?其实,不是翡翠本身有问题,而是现在确定翡翠分类的标准不健全。在机器测定时,只要检验出翡翠肌理内存在有机物质,一概判为B货。而老翡翠若是出土器物,必定受墓坑地质环境影响,产生受沁现象;传世翡翠经佩戴、辗转、流传,也很容易被侵入有机物;即使佩戴几年的新翡翠,也是同样原理。如此,
A货变B货观点成立。
那么,持反对意见的观点怎么也成立呢?原因是,通过更先进的设备检测,分析有机物是后期自然形成还是制造翡翠B货所用的环氧树脂形成。前者,自然是A 货,后者必然是B货。所以,观点自然也是正确的!可是,据说先进的
拉曼光谱仪只能在一些国度级的学术研讨机构才有,若以此做为鉴定依据,对一般消费者或藏家来说,似乎飘的有些远。

      我拿出自己的老翡翠环让朋友看,一眼看老!后来让玩老玉的朋友看,同样看老!这时,来了一位开新翡翠店的朋友,让他鉴别:“那还用看?一眼假!炝色!”
【争议】破解翡翠A货变为B货之谜?
【争议】破解翡翠A货变为B货之谜?

据云南当地人的传说,在翡翠的出产地缅甸,有专门从事“翡翠”造假的工厂。这里的工人全身黝黑,只穿着短裤,汗流浃背,用手抓饭吃。将劣质“种、色”的翡翠原石,放在大型号“高压锅”里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专门制造假的B货手镯。有人在网上还发了照片。有的人还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他们将劣质的翡翠原石加温到300度以上,(据最新研究~形成翡翠的岩浆为相当于含水的硬玉质硅酸盐熔融体,可能来源于地幔,结晶压力低限为p>1.5GPa,温度变化范围在650~800℃之间)进行增加透明度的“去杂”处理,然后再进行“染色”处理。制造出来的翡翠B货透明度提高了,颜色变得有红、有绿,有黄,还有紫罗兰的颜色。

还有的将劣质的翡翠磨成粉末,用树脂胶合成,做成各种“翡翠”商品进行销售。其主要是缅甸的老坑种矿石存储量接近枯竭,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造假。

虽然,这些传言没有得到更加充分的证实,但是翡翠市场B货越来越多是真实的存在。

谁在管翡翠玉石检测数据和标准?
谁在管翡翠玉石检测数据和标准?      最后结论是:造假是在最近几年才“兴盛起来的,而且造假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老式圆口的翡翠镯子造假的可能性很少,对于圆口内部的打磨既费工又废料,他没有心思花气力去做“不时髦”又不好卖的东西。
     

     关于马弗炉和常压罐式气氛炉对翡翠的实验研究。

    一个人不管你涨了多少肉,骨头的重量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的。

    这就好比一块翡翠,不管你的重量多少,他本身的比重永远是3.333333硬度6.58;折射率1.66666, ;透明度、光泽度、颜色、手感、声音是其他石头所不能取代的。

 

有的人利用翡翠成分的化学分析,得出天然翡翠所含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占58.28%,

氧化钠占13.94%,氧化钙占1.62%,氧化镁占O.91%,三氧化二铁占O.64%,

氧化铬O.2O.5%,个别达23.75%以上。

  翡翠硬度为7,比重3.33。矿物折光率:Ng=1.667Np=1.654;重折率0.012

    这些化学成分是如何得来的?所以有些人就开始了试验:

 

       利用石英岩粉末,再加上述翡翠含量的各种成分,利用高温高压炉,进行翡翠

制造。结果可以制造出“翡翠”。可是这种造假和造价也实在是太高了,难度也太大了。

加温到上千度以上,虽然流淌出来了“翡翠”可是降温以后,测得数据,完全不是天然翡

翠的成分含量。

         这就是说,利用光学仪器和翡翠检测物的粉末分析才是最准确的!

 

     现在中国,真正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光学检测的有几家?寥寥无几。除非要对国家级的

“古董”鉴定,才会动用专家和大量光学仪器进行检测。否则,都是为了挣检测费而检测!

 

         另外还有一部分“仇富”心里,给你检测如果确定了你收藏的是明清物件,检测人员一点

好处也得不到,莫不如判定你是B货,免得你“富得流油”。你回去立马砸碎了才好呢!

 

        其实我认为,在目前中国,检测费的收取,应该按照检测的物件最终质量收取费用。

        真是老物件,那就应该按照市场参考价,收取1%的检测费!如果是上千万的价值,

  收取1%的检测费,10万元检测费也是受检者高兴的大喜事呀!

 

一、翡翠检验的主要内容:

  1.翡翠的内、外部特征 2.折射率 3.旋光性能特征4.发旋光性 5.对光的吸收性等

  二、检验程序:

  1. 宝石显微镜:用于观察珠宝玉石内外部特征,可以帮助寻找鉴别天然与合成宝石、优化处理宝石的关键证据。是翡翠鉴定必不可少的仪器。

  天然翡翠(俗称A货翡翠)在显微镜下的特征。

  天然翡翠表面抛光程度好,光泽强,颗粒较粗的翡翠表面常出现微波纹。

  经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翡翠)在显微镜下的特征。

  表面抛光程度较差,光泽弱,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沟渠

  在显微镜下可看见颜色沿裂隙分布,这是染色翡翠(俗称C货翡翠)的典型特征。

  显微镜下的覆膜翡翠的表面。

  局部可见薄膜脱落,这是检测覆膜处理翡翠的重要依据之一。

  2. 折射仪:折射仪可以测定翡翠的折射率,为翡翠的鉴定提供关键性证据。

  3. 偏光镜:用于检测珠宝玉石的旋光性等特征,通过偏光镜,鉴定师可以证明翡翠是一种多晶体矿物,也就是说,翡翠是玉石的一种。

  4. 紫外荧光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鉴定仪器,主要用来观察珠宝玉石的发旋光性(荧光),一些经过处理的翡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原形毕露,发出强弱不等的荧光。

  漂白、充填处理翡翠在紫外荧光灯下的现象。

  5. 滤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又称祖母绿镜,常用于祖母绿的检测中。一些染成绿色的翡翠在滤色镜下会呈现出红色。

  6. 分光镜:用于观察珠宝玉石对光的吸收特征,通过观察珠宝玉石的吸收光谱,可以帮助鉴定宝石品种,推断宝石的致色原因,研究宝石颜色的组成。翡翠的绿色是天然的还是染色的,在滤色镜下会一目了然。

  7. 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重要的大型仪器,用于分析珠宝玉石的种属、是否合成及是否经过人工处理。一些与翡翠极为相似的玉石和经漂白、充填的翡翠是很难逃过红外光谱仪的法眼的。

     我认为表面有酸蚀纹:B货;密度(比重)不够:假货;折射率不符:处理过;紫外荧光检查显蓝色(蓝色斑点除外):是经过染色的,或者对绺裂用石蜡填充过。

        所以,凡是受检物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就可以判为B货。因为专家都清楚,翡翠被酸蚀处理以后一定会改变原来的比重,会有酸蚀纹,折射率也会改变,用石蜡浸泡过之后,可能会出现荧光。但是,要在备注上标注,发现均匀的荧光,判定为翡翠处理。因为这四条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了敲击声音也是不容忽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