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宝鉴定要素
世界已发现的宝石有二百多种,要想较快地掌握这么多矿物的特点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好在自然界重要的珠宝原石品种总数或珠宝市场上首饰宝石种类为二十五种左右。因此,初学者只要记住这二十五种宝石矿物的鉴别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区别,就可胜任鉴别工作了。
当鉴别者手中拿到一块未知珠宝时,只要细心按以下鉴定步骤去观察,便可将一些矿物的范围缩小,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矿物名称。
(一)透明度和颜色
为了把鉴定者心目中可能怀疑的矿物名单逐步缩小,在以上二十五种左右的矿物中,按透明度把它们分为透明度把它们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大类;按颜色又分为无色、红---粉红色、蓝----紫色、绿色、黄色、褐---橙色等几大色别。鉴定都可根据未知矿或成品的透明度和色别,对照去查相应的鉴定表。例如,有两种明暗不同的绿色条带的不透明珠宝,几乎可以肯定是孔雀石、染色玛瑙、染色条纹大理石、绿纤矿、玻璃或塑料这几种之一。因此,对鉴定者来说,未知珠宝的透明度和颜色是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应当注意,在作肉眼观察时放大镜和聚光笔形电筒是不可少的。
(二)折光率
这是观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在估计被测珠宝的折光率范围后,使可怀疑的矿物数再缩小。鉴定者可以从光泽大致估计出这个矿物的折光率范围,光泽强折光率也就越高。具有金刚光泽的珠宝,其折光率超过折光仪刻度尺的最高范围(1.80);而具玻璃光泽者,其折光率在1.8---1.5之间。和已知折光率的珠宝比较,光泽的相同性可以很快帮助鉴定者把未知珠宝按折光率或光泽归类。
具有蜡状、油脂光泽的珠宝,其抛光面一般较差,丝绢光泽说明或许有很多的真状包体。
(三)颜色亮度
珠宝颜色有鲜亮和暗淡的差别,为了鉴别目的,根据颜色亮度人为地分出亮色、中等、暗色三级。例如,呈现亮绿色的宝石只有祖母绿、翡翠、翠榴石;染色的或有衬底的组合宝石。当把透明平面宝石的平顶朝下防在白纸上转动时,于宝石腰围若出现红环,则暗示以石榴石为顶的双组合件。从深色调的鲜蓝宝石发出红色闪光,可以认为是合成尖晶石或黝帘石的变种坦桑石。
(四)色散
这一观察步骤的目的是把一些用肉眼观察到色散强(耀眼、闪光)的珠宝及代用品,如钻石、锆石、榍石、翠榴石、金红石、合成金红石、钛腮矿(钛酸腮)及某种玻璃等从其他珠宝区别出来。
(五)解理
有明显解理的只有钻石、托帕石、锂辉石及长石。
(六)比重
初学者要经常练习手掂比重,方法是将已知比重的矿物用手掂对比未知珠宝和矿物,得出一个比重估计范围的依据。必要时再放入恰当的比重液中实测。
(七)双影
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能见到宝石对应刻面相邻接处(棱)有双影(棱),具强双影性质的有:榍石、锆石、橄榄石、电气石、合成金红石。
(八)硬度
若宝石成品具浑圆面棱和抛光差别则表明其硬度较低。然而合成刚玉和一些别的廉价材料,若抛光速度太快,可造成次等级的抛光质量,而且再抛光过程中产生“热”也是其特征。
(九)多色性
当转动宝石时用肉眼便能看出多色性的原石有锂辉石、红柱石、电气石、锆石、红宝石、蓝宝石、变石。再罕见的宝石中则包括柱晶石、堇青石、黝帘石、绿帘石。
选购玉石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 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现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天然翡翠
A货
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多看少买”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