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

(2010-02-23 14:02:05)
标签:

修正主义

激流

知识青年

敲门砖

忆苦饭

分类: 情感日记

08我们钓的鱼

我是一九五五年出生的人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一生中有几件事是忘不掉的:

60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每人每天的口粮,平均八两,蔬菜副食短缺,挨饿是灾害造成的。

65年文革开始,红卫兵闹罢课,这也是真的。我们在中学学的知识少,主要是学校的活动多,经常组织学工、学农、学军,还要“批判资产阶级”。经常搞大批判,批判帝国主义,批判修正主义,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吃忆苦饭,走忆苦路,痛说革命家史,学校搞的文艺活动就是学唱革命样板戏,“八大革命样板戏”,几乎人人都会唱。

学校有校办工厂,我们学工就是到校办工厂做粉笔,钢笔水,做五彩纸,还曾经搞过“920化学肥料”;学农就是到农村去铲地,割地,扒苞米,或者到“五七干校”割黄豆。

学军主要是学习防空知识,学习防化知识,学习防原子弹爆炸知识,练习队列,练习投弹、刺杀,挖防空洞,搞防空演习,战地救护,搞野营拉练,急行军;

68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我们中学毕业下乡有很大一批人;78年大批返城,也有许多人返城以后找不到国营工作,只好在集体企业、公私合营单位就业;现在的国有企业多员,减员提效是必然的;许多国企改制,失业的可能也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对于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以用社会流传的几句话来概括:“出生就挨饿,上学闹罢课,毕业劝下乡,返城没工作,今天喊下岗,明天要失业”。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生不逢时!

都说我们这代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处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人:面对饥饿,知道粮食来之不意,不会铺张浪费;面对文化知识,有渴求学习的欲望,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不是为了拿做敲门砖,为自己镀金而学习;面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没有看不起的想法;面对自己的工作,知道珍惜,不会挑肥拣瘦,不会跳槽,不会炒老板的鱿鱼;面对当前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能够理解,不会因为失业进行拦路抢劫,知道奉公守法。

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和追求,在文革十年那个时代的青年也是如此。在“动乱”影响下,许多青年人荒废了学业,忘掉了理想前途,丢掉了文明礼貌,失去了对祖国的热爱,走向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上。

但是也有许多青年没有自暴自弃,不顾任何干扰和困难,顶着逆流,坚持学习,勤奋劳动,兼顾工作,为了社会进步,为了远大理想,不懈的追求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激流中的任何物质都有沉浮。泥砂就像自暴自弃的人,不去搏击,又没了方向,自然沉入了底层,鹅毛因为没有搏击的力量,又迷失了方向,自然被激流冲到了岸边,停了下来,这是必然的,是物质规律决定的。在上山下乡的“伟大洪流”中,当时的“知识青年”就如同在洪流中的击水者。有的人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的则随波逐流,激流涌退。

 

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勤俭节约,追求高消费;考上大学对学习不抓紧,不认真,拿自己的文凭做就业敲门砖;对待工人、农民,瞧不起,看不上,甚至不承认自己是工人农民的孩子;对待道德知之甚少,不懂孝敬父母,不懂礼让,不懂尊老爱幼,认为父母养育他是应该的;追求时尚,分不清好人坏人,只要是明星就追;甚至对道德败坏的人推崇有佳。

我们小时侯从穿着打扮上就可以区别好人和坏人:那时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白鞋不系带,不是流氓是破烂”,所以那个时候如果谁穿着吊腿裤子,穿双小白鞋不系鞋带,男孩被视为为流氓,女孩被视为不正经。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好坏的标准好象模糊了。

有的贫困学生,怕别人瞧不起,不说自己是农村的;父母来看他,不承认来的是爹妈。有的为了和别人比富,借钱摆阔;有的不去做家教,解决自己的开销,上夜总会当小姐,或者傍大款。有些追星族,为了追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追星而自杀。

现在上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好坏不分的结果吧?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如果穿着特殊叫“时尚”,梳个特殊的发型叫“酷”。

大学生租房子男女生同住很普遍,谈恋爱习以为常。

我有的时候看见谁和谁在一起认为是搞对象。可是学生们却笑我是“老土!”。

说现在谁还谈恋爱?那叫“炮友!”。我还以为是“泡友”,他们笑话我,不是互相“泡”,而是在一起“打炮”的朋友,想好,想散,随便!

我们那个时代出生的人很不理解,我们小时侯有许多事被现代人看来是愚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