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练习题

(2012-06-13 09:20:20)
标签:

计划

教育

科学

校园

学习

研究

分类: 理科天地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大赛

     

一、学科教学基础理论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交给学生,而是要(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4、“活动”是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常用的活动类型有:实验探究、(大胆猜想)、(设计行动计划)、(收集资料)等。

5、科学课程的评价要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除了定期的测验与考试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观察)、(杰出表现记录)、(与学生谈话)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6、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

(二)简答: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在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提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请结合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去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安全措施。

4、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和统计图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6、组织后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意见。

二、学科基础知识

(一)  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糖溶于水属于(   )变化,铁生锈属于(   )变化。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5、热在固体中是以(        )的方式传递的,热在液体与气体中是以         (         )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主要是以(        )方式传递到地球上来的。

6、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老花眼镜的镜片是(           ),照相机的镜头是(             ),山路转弯处用的是(               )。

 (二)判断题(5分)

1、找一只小口瓶子,用嘴对着瓶口吹气,可以听到瓶子震动的声音。     (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

4、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    

5、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6、将一根火柴折断并碾成碎粒和烧掉一根火柴的变化性质完全一样。     (   

7、控制变量应该选择在实验中变化较小的变量。(       

8、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       

(三)单项选择题:

(   )1、下面4种教学内容最适合用实验法进行探究的是:

       A、动物的颜色随季节的变化。B、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C、不同矿物的认识和区别。  D、某种植物的根在一个月内的生长量。

(   )2、在科学研究中,下面这些资料中最强有力的“证据”是:

       A、从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结论   B、自己的观察、实验数据

       C、 跨学科的相关资料          D、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

(   )3、满满的一杯水结成冰后,

A、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B、冰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

C、冰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              D、无法确定谁大谁小

(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水管壁上出现水珠            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

C: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D: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白气”

(     )5、站在平静的湖面,既可以看到水面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与后者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折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直射、反射    D、直射、折射

(   )6、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排斥B,C吸引A,D排斥C,若D带正电,则带负电的一定是:

          A、  A和B       B、B和C       C、 A和C        D、A、B、C

(    )7、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F甲  F乙、 F丙                       B、F甲〈 F乙〈 F丙

C、F乙  〉F甲 〉F丙                        D、F丙  〉F甲  〉F乙

(    )8、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30℃的冷水相比较,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    )9、是费力杠杆。

A、钳子     B、钓鱼竿

(      )10、家庭电路连接常用的是_______电路。

A、串联           B、并联

四、简答:

1、请简述“过滤实验”的操作要领。

 

 

 

 

 

 

 

 

 

 

2、在窗边照镜子时,下面那一种情况,照得更清楚?判断并做出解释。

A 脸对着窗外     B 镜面对着窗外

 

 

 

 

 

 

 

 

 

 

 

 

 

2、现有:水槽、圆底烧瓶、带橡胶塞的玻璃细管、带颜色的水、热水等材料:

(1)、请你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喷泉”装置,画出装置图,并说明保证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

 

 

 

 

 

 

 

 

 

(2)请你解释“喷泉实验”运用的科学原理。

           

 

 

 

 

 

 

 

(3)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

 

 

 

 

 

 

 

三、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框架下的教材解读

   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每一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请你以“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为例,依托教材具体内容来分析,教学是怎样逐步达成这一能力目标的培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