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竞赛试卷及新课标知识重点
(2011-09-18 21:50:47)
标签:
科学计划教育校园学习研究 |
分类: 理科天地 |
人呐,要有危机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竞赛试卷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共30分)
一、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2、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
3、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
5、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
二、单项选择题:(共7分,每小题1分)
1、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
A、凭感觉判断
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
2、“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A、提出问题
3、“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不迷信权威
4、“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C、尊重证据
5、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C、结束之前
6、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7、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三、论述题:(共6分)
为什么说“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及实验设计(共70分)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热在固体中是以(
2.(
3.(
4.呼吸是生物体吸取(
5、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6、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其中主要有(
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
8.生物体都是由(
9.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
二、选择题:(8分)
1.利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光屏上只能成缩小的像
C、在光屏上既能成缩小的像,又能成放大的像,还能成等大的像
2、摆的快慢与(
A、摆的角度
3、(
A、钳子
4、“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生物界的(
A、遗传
5.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6、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7、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8、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判断题:(6分)
1.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2.成年人的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3、司南产生于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量方向的工具。
4、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反光。
5、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是利用了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的特点。
6、
真空包装可以防止食物发霉。
四、解释题:(仿照例子简单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8分)
例:篮球能弹跳。
解释: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1、撑开伞奔跑速度很慢。
解释:
2、夏天人们喜欢穿白颜色的衣服。
解释:
3、铁路上钢轨接口处都留有空隙。
解释:
4、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下干得快。
解释:
五、将星座与所处的星空连起来。(4分)
狮子座
飞马座
大犬座
天琴座
六、实验设计:(共20分)
(一)自拟一个专题说明“对比实验”。(共14分)
1、实验题目:(2分)
2、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3分)
3、实验中保持唯一不同的条件:(3分)
4、比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2分)
5、如何成功做好“对比实验”?谈谈你的想法。(4分)
(二)把一个杯子里的空气装进另一个杯子里,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写出你想到的办法。(至少两种)(共6分)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共50分)
小学科学(3-6)年级新课标知识重点复习范围
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 科学素养
2、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
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模式。
4、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教育的最根本任务。
5、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各国最统一的原则。
6、(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科学教育的根本。
7、最终组织和选取学生活动的支配原则是(科学探究)。
8、(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成为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
9、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10、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11、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然后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开展探究的学习活动。
12、对科学探究结论果的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3、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是一种(“用教材教”)的观点。
14、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
15、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
1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17、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
19、科学教育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
20、课程标准是指要绝大多数国民都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21、课程标准具有弹性底限,这就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22、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定位是(科学启蒙)。
23、阅读和使用课程标准,我们首要关注的是它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
24、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和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