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竞赛试卷及新课标知识重点

(2011-09-18 21:50:47)
标签:

科学

计划

教育

校园

学习

研究

分类: 理科天地

人呐,要有危机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竞赛试卷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共30分)

一、填空题:(共17分,每空1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     )课程。

2、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     ),(     ),(     )。

3、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     )就是没有目标;(     )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     )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     )出来。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     ),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     )、(     )与(     ),又是科学教育的(     )。

5、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     ),强调(     )日常生活,并(     )。

二、单项选择题:(共7分,每小题1分)

1、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  

A、凭感觉判断               B、随意涂改

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       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

2、“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表达与交流    D、大胆想象

3、“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不迷信权威   B、尊重证据   C、想知道、爱提问    D、珍爱生命

4、“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5、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6、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

7、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三、论述题:(共6分)

为什么说“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及实验设计(共70分)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热在固体中是以(    )的方式传递的,热在液体与气体中是以         (     )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主要是以(     )方式传递到地球上来的。

2.(    )、(    )、(    )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3.(    )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分为(    )、(    )、(    )。

4.呼吸是生物体吸取(    ),呼出(    )的过程。

5、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

6、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其中主要有(    )、(    )、(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    )、(    )、(    )、(    )、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

8.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实际上就是(    )        生长发育的过程。

9.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    )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另一类是(    )的变化。

二、选择题:(8分)

1.利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光屏上只能成缩小的像   B、在光屏上只能成放大的像       

C、在光屏上既能成缩小的像,又能成放大的像,还能成等大的像

2、摆的快慢与(    )有关。

A、摆的角度   B、摆的重量  C、摆绳的长度

3、(    )是费力杠杆。

A、钳子     B、钓鱼竿

4、“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生物界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发育

5.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6、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7、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8、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判断题:(6分)

1.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  

2.成年人的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  

3、司南产生于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量方向的工具。   (  

4、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反光。                               (  

5、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是利用了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的特点。                                      (  

6、 真空包装可以防止食物发霉。                                (  

四、解释题:(仿照例子简单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8分)

例:篮球能弹跳。

解释: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1、撑开伞奔跑速度很慢。

 

解释:

2、夏天人们喜欢穿白颜色的衣服。

解释:

3、铁路上钢轨接口处都留有空隙。

 

解释:

4、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下干得快。

解释:

五、将星座与所处的星空连起来。(4分)

 

狮子座              春季星空

 

飞马座              夏季星空

 

大犬座              秋季星空

 

天琴座              冬季星空

 

六、实验设计:(共20分)

(一)自拟一个专题说明“对比实验”。(共14分)

1、实验题目:(2分)

2、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3分)

3、实验中保持唯一不同的条件:(3分)

4、比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2分)

5、如何成功做好“对比实验”?谈谈你的想法。(4分)

(二)把一个杯子里的空气装进另一个杯子里,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写出你想到的办法。(至少两种)(共6分)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共50分)

    请以《水变咸了》为题写一份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准备、重点及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36)年级新课标知识重点复习范围

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 科学素养  )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历以( 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

2、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

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模式。

4、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教育的最根本任务。

5、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各国最统一的原则。

6、(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科学教育的根本。

7、最终组织和选取学生活动的支配原则是(科学探究)。

8、(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成为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

9、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10、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11、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然后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开展探究的学习活动。

12、对科学探究结论果的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3、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是一种(“用教材教”)的观点。

14、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

15、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

1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17、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

19、科学教育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

20、课程标准是指要绝大多数国民都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21、课程标准具有弹性底限,这就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22、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定位是(科学启蒙)。

23、阅读和使用课程标准,我们首要关注的是它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

24、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和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