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介绍
(2010-03-08 10:06:52)
标签:
科学理科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 |
按:日本小学科学以理科课程呈现
一、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日本小学科学课标,在明确了总体目标之外,还明确了各年级的具体目标。
(一)总目标
日本小学科学课标中的总目标为:亲近自然,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谋求对自然事物?现象的理解,培养科学的看法和观点。
(二)各年级的具体目标
表1
|
具 |
||
A生物与其环境 |
B物质与能量 |
C地球与宇宙 |
|
六 年 级 |
将生物体的构造和作用以及生物与其环境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同时对生物体的作用以及生物与其环境的作用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看法和观点。 |
将水溶液、物质燃烧、电磁铁的变化以及作用等与其原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和手工制作活动,对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形成科学的看法和观点。 |
将大地的结构和变化的情况与自然灾害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对大地的构造和变化的规律形成科学的看法和观点。 |
二、日本小学科学课程内容
日本小学科学各年级的内容是紧密围绕各年级的具体目标所选取的。例如,根据三年级侧重培养对自然事物·现象的比较能力的目标要求,选有调查动植物体的生长过程和构造、调查磁铁的性质、调查向阳和背阴地面情况等内容;根据四年级侧重的是培养能够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的能力的目标要求,选有生物一年的变化情况、物体的体积与温度、月亮与星星等内容;根据五年级侧重培养设计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所进行的观察·实验的计划能力的目标要求,选有植物的发芽与生长、杠杆的作用、流水的作用等内容;根据六年级侧重培养对事物·现象变化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调查能力的目标要求,选有生物与环境、物质的燃烧、大地的形成等内容。下面,通过表2来看一下六年级的具体内容。
表2
|
内 |
||
A生物与环境 |
B物质与能量 |
C地球与宇宙 |
|
六
|
1、观察人、动物和相关资料等,分析呼吸、消化、排泄以及循环系统的作用,了解人体和动物体的构造和作用。 (1)人体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食物经过口、胃、肠 (3)血液在心脏的作用下进行体内循环,输送养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2、观察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调查生物养分的摄取方法,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1)植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制造淀粉。 (2)有的动物吃活的植物,有的动物吃枯萎的植物。 (3)生物通过食物、水及空气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并与其共存。 |
1、使用各种水溶液,调查它们的性质和使金属发生变化的情况,了解水溶液的性质及作用。 (1)水溶液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 (2)水溶液里含有溶化气体的物质。 (3)水溶液里含有使金属发生变化的物质。 2、燃烧物质,调查物质和空气的变化,了解燃烧的结构。 (1)植物体燃烧时,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3、给电磁铁导线通电,调查电磁铁强度的变化,了解电流的作用。 (1)通电的线圈有磁化铁芯的作用。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极性发生变化。 (2)电磁铁的强弱由电流的强度和导线的圈数决定。 |
1、观察土地及其中所含的物质,调查土地的构造及形成方式,了解土地的构造。 (1)土地是由石子、砂、粘土、火山灰及岩石等组成,形成地层扩展开来的。 (2)地层是由流水的作用和火山的喷发形成,并 含有化石。 (3)土地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 (4)土地根据地震的变化发生而发生变化。 |
(二)对各年级、各部分内容的说明
日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的内容,除在A生物与环境、B物质与能量、C地球与宇宙三个部分上有具体详细的说明之外,还有对各年级的各部分的内容处理上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对跨年级的各部分内容也有具体的要求。
1、对各年级的各部分的内容在处理上的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在日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的各部分的内容处理上的注意事项。
在日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的各部分的内容做具体说明之后,对内容的处理方面也有详细地说明。以六年级情况为例,如在上述说明的六年级的内容在A生物与环境、B物质与能量、C地球与宇宙各部分的具体说明之后,还有对内容的处理上的注意事项,例如
在处理关于“A生物与环境”部分内容时,注意以下事项。
(1)对“A生物与环境”部分1中的(1)、(2)和(3)内容,不要涉及到摄入体内物质的使用方法。
(2)对“A生物与环境”部分1中的(3)内容,只要求涉及到心脏的波动和脉搏是联系的。
(3)对“A生物与环境”部分2中的(3)内容,不要求涉及食物链。
在处理关于“B 物质与能量”部分内容时,要求进行两种手工制作活动。
在处理关于“C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时,注意以下事项。
(1)对“C地球与宇宙”部分1中的(1)内容,要求的岩石只为砾岩、砂岩和泥岩。
(2)对“C地球与宇宙”部分1中的内容,化石是地层在水的作用下而形成的这一内容只限于提示。
(3)对“C地球与宇宙”部分1中的(3)、(4)内容,要求学生选择(3)或(4)中的一个进行分析。
(4)对“C地球与宇宙”部分1中的(4)内容,不涉及地震的产生原因。
(1)应注意考虑各年级的内容中“A 生物与环境”部分、“B 物质与能量”部分、“C 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指导效果。
(2)在指导时应注意积极地利用博物馆和科学学习中心等设施。
(3)在指导观察、实验、栽培、饲养以及手工制作活动时,应根据指导内容选择使用计算机、视听媒体等适当的器材,同时还要做到熟练地操作、使用。此外,还应充分注意防止事故的发生。
(4)在指导生物、天气、河流、土地部分的内容时,应多采用到野外开展热爱家乡的活动的内容,同时,还要培养珍惜自然环境和创造更好环境的态度。
(5)积极开展能够促进每个学生都能主动解决问题的活动,还要注意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事物现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