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03-10 09:14:20)
分类: 博文选集
      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杨绛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关于读书杨绛是这样比喻的: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
     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相关。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楚天都市报讯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邻王府井大街、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一位学者感慨,“不打烊”书店的灯光,在城市夜空中格外明亮,它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
     生活、读书、新知,不也是理想人生的轨迹?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一曰忙,二曰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而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PX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