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骨生髓的生物学基础
(2024-09-12 08:29:24)
西医学多从肾脏的细胞以及分子水平阐述其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的联系,认为肾脏既是一个解剖学器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这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不谋而合。从胚胎学发现肾与骨发生于中胚胎学发现肾与骨发生于中胚成,在发生学上属同源器官,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共性和相关性。“肾主骨”联系的物质基础是全身激素,局部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参与。一方面肾脏分泌大量的活性1a.25-羟基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平衡,促进骨骼发育,刺激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和骨桥蛋白,加强其功能活性。软骨退变是膝骨关节炎发生过程中的中心环节,1a25-羟基维生素D通过下调MMP-13和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减轻两者对关节软骨的损伤,防止软骨内骨化。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可以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刺激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产生,促进骨形成和骨吸收,同时调节BMSCs诱导软骨细胞表型。BMP-7是由肾脏和骨骼分泌,能够刺激多数软骨细胞外基层蛋白合成的增加,阻碍众多分解代谢介质的退化。研究发现,软骨中BMP-7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退化和骨关节炎3种情况下发生变化,提示软骨退化影响BMP-7的活性状态,BMP-7是维持软骨动态平衡、基层完整性以及刺激蛋白多糖生成的一种重要介质,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