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春季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气,春季与五脏之肝相应,肝五体属筋,外荣于爪,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
春季气候温和,为风气主令,气主升发,故万物滋生,此时阳气生发,向外弥散。春分当天太阳光直射赤道,正如《春秋繁露》所云:“春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阴阳平衡,昼夜长短评分,昼夜温差最大,多出现阴阳剧烈变化,乍热乍寒现象,并且春分过后,降水量明显增多,气压降低,使关节间隙液体积聚在关节腔中,导致细胞内压增高,从而加重关节肿胀及疼痛。因五脏常以所主之时而受病,即当其时者,必先受之,故春分肝易受邪。若肝受邪后,肝不藏血,血不荣筋,则筋脉拘急,四肢屈伸不利等症状加重。正如《医学入门》中所提到:“周身掣痛者,谓之周痹,乃肝气不行也。”春季的顺时调和之道,应加强对肝的调摄,因此在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同时配合补肝柔肝、疏肝养肝,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素体阳虚,春季阳气生发,若此时补益体内阳气,则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阴阳平和,而达到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