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读后感

(2013-07-03 16:26:57)
标签:

史记

蔡泽

春秋辩士

秦国

太子丹

    关于蔡泽,其实想写的不多。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又看了一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对蔡泽也作墨不多,基本上主要就写了他如何拐弯抹角旁征博引把范雎说服了,让他激流勇退,以保后半生的平安,另外客观上也为蔡泽上位提供了条件。

    这一番劝说效果好得惊人,范雎简直把他引为知己,不但自己向秦王请辞,同时竭力向秦王推荐蔡泽,对蔡泽的评价是“其人辩士,明于三王之事,五伯之业,世俗之变,足以寄秦国之政。”这几句还淡然,关键是后面这句就厉害了:“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我平生也见识了很多人了,没有比得上他的,连我自己也不如他。--看来蔡泽的确是把范雎说.服了。

    仔细看蔡泽的说辞,的确令人信服。连我都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简直完全是为范雎考虑。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把辩士这个职业的素质磨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每次看到这些成功的辩士的业绩都令我拍案惊奇,真的太会说话了。关键是范雎也是一名优秀的辩士,他应该深谙辩术,知道对方说话的话外音是什么,可能的目的在哪里,这就相当于高手对决,彼此招术及后着应该了然于心,但是范雎仍然信服了,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好了,不再啰嗦。简单说一下他们对话的过程。

    上一篇说了,蔡泽是利用范雎正为不能应对秦昭王的暗责而惭愧的机会入秦求职的,当时蔡泽正四处碰壁,困顿不堪。他到秦国先派人扬言激怒范雎,说蔡泽大才,如果蔡泽一见秦王,必受重用而弃用范雎。范雎自恃才高,说:“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蔡泽凭什么能夺我相位呢?就让蔡泽来见他。一见面,蔡泽故意傲慢,范雎怒,责问他“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蔡泽说:对头。范雎说:“请闻其说”  然后蔡泽就从“四时之序”讲起,以商殃、吴起、越大夫种以及最近的白起为例,逐步推说,最后让范雎得出“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的结论,接受蔡泽的劝戒。其中很多话都很精彩,只是我不想摘录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吧。

    基本上这一篇后面就没什么内容了。无非就是范雎称病辞官,秦王不许,称病重再辞,准了。蔡泽上位,先为客卿,后为秦相。但只当了几个月就因为有人讨厌他,惧诛,请辞,归相印。后居秦国十几年,事秦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还事秦始皇,为秦使于燕,三年后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蔡泽的故事就是这些了。当然照惯例最后还有一段太史公曰。个人觉得这一段没什么营养,不提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