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分析

(2011-10-09 22:39: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

一、课内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久,面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改革,老师们的思想和眼光开始有了转变。逐渐从教教材到选取有核心价值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点,对于每一课的教学争取做到一课一得。确定教学目标后,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可是,往往感觉时间还是不够用的。为什么呢?

1.  面面俱到,不分精讲、略讲的教学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平均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胡子眉毛一把抓,针对性不强。虽然对于每课的核心内容有了研究,但缺乏对单元以及整册教材的整体把握,难以高屋建瓴的进行整合,确立单元目标以及整册书的教学目标。

2.  客观原因的影响

考试的导向、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导致我们还不敢完全放开手脚,我们的步子还不敢迈的太大。(对于教材内容整合节约出时间开展大量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试验,学生确实获益了,在读书和表达能力上很明显的表现出了优势,但考试结果可能不太理想。因为考试内容90%都是书上的基本知识。当时还笑谈,改革的不如让他多写两遍的。)所以面对当前的考试和量化,老师们还不能毫无顾忌的坚持改革,还是“以本为主”。

二、个体探索亟需整合优化

老师们有思想,有激情,敢于实验和改革。在课堂教学、大量阅读及生活化作文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并各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各自为战的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随机性强,缺乏课程理念,就像我们都是优秀的游击队员还没有形成一支有体系的正规军队。所以我们一些有用、有效的尝试也是一波一波的进行,而没有做到年级之间的衔接,达到资源共享。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扎扎实实的工作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断地提高,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肯定。但我们没有形成学校语文教学的鲜明特色,我们的课外阅读和生活化作文也还没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什么原因呢?我想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没能抱成一个拳头,在一个大的目标引领下,各个级部的教学目标能够互相衔接、螺旋上升、资源共享。

三、大语文观目标要更加明确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大语文观,着眼于听说读写的训练,积极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但缺少每个版块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1.  口语交际形同虚设。口语交际的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语文能力。可口语交际课如何上?如何指导学生大方得体的交流?如何进行有效的、合理的交流?可以创设哪些实践活动搭建交流的平台?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还没能纳入我们研究的日程上来。

2.  课外阅读缺乏体系结构,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效地调控和方法的指导。

①   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是多少?(查阅资料小学第一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二学段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②   阅读速度的要求及训练不明确

知道为什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怎样才能做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在今后的阅读中加强训练,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要做到阅读有一定速度且读后有新收获,一要看得快,由一字一句地读,变为一句、一行地读,一目几行地读;二要想得快,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及时归纳、概括文字说的是什么。(人教版例话)

③   阅读范围及品位的引领

④   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指导阅读和自由阅读)

3.生活化作文缺乏内容序列和梯级上升的顺序

生活化作文主题是随机捕捉的,缺少计划性,缺乏课程理念。因此不能确定主题指导重难点,造成训练不能螺旋上升,也不利于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策略和办法。我们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进行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