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故居前的一条河)
非常时期出行,各地都是互相防备吧?
出发前,我搜了下重庆疫情,看到月初时渝中区、江北区、大足区出现过确诊病例,不过倒是没有增加。问了H姐我们去哪个区,她说是双桥经济开发区,广义上属大足。。
“我看重庆(疫情)好嫌弃,料重庆看我应如是” 这边出发时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那边江北机场出口处大白严阵以待,挨个查看48小时内核酸报告,出示行程码,看带不带星号,再扫码填当地的渝康码;下了高速口,停车测温,检查各种码和核酸报告;在酒店前台,再重复上述程序,还要签承诺书、按手印。然后,前三天要做两次核酸,手机上的渝康码才会一直保持绿色。
吃饭时和陆会计聊天,问起大足区的疫情,她说,就只有一个确诊的,那儿边还封控着,离咱们远着呐。我问她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吗?她惊讶的说,没有啊,我们这儿除了2020年那次全国疫情外,一直都在上课呀。
这回轮到我惊讶了。
第二天早上,小陆开车过来接我们,先去医院做核酸,然后再去工厂。
核酸窗口前排队的有五、六个人。最让我意外的是,做核酸居然是免费的!包括我们这几个外地人也一样待遇。
小陆说,我们这边早就不收费了呀。
这次出差前去做核酸,我发现费用降到了28元,还在心里窃喜了好半天,觉得便宜了那么多。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估计我妹要是看了这篇文,得撇着嘴说:有过疫情,但一次也没享受过全民免费核酸的我,飘过~~
随后的几天,我发现这边的人大多都不戴口罩,不论是街边商铺的店主、载客的摩的、点菜的服务员,还是聚在一起聊天的女人,大家都一副现世安稳的的样子。这个位于重庆西部的小城,颇有几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味道。
或许,正是因为当地财政大力支持下的防疫措施,保障了一方平安,形成了良性循环,才有了人们自由呼吸的底气吧。

酒店房间一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