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凡
黄凡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77
  • 关注人气:3,7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并非理财,消费岂能创富?

(2012-01-28 07:28:35)
标签:

消费奢侈品投资

致富

不靠谱

财经

分类: 财富管理

本文在<<钱经>>发表

自从有了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名言后,理财似乎变成了国人的时尚。然而,几年下来,多数人对结果并不满意。为什么?

 

以下是一些对理财概念上理解的一些误区:其中一个是几乎把一切的投资(包括一些显然的投机)都归于理财,最近甚至把一些消费行为也称为理财。而另一个则是把理财的目的不知不觉地从管理财富变成了发家致富

 

何为理财?通过财富的管理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也。钱多了,花不完,自然就有了理财的需求了,而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理财的真正意义所在了。

 

一直以来,股票、债券、黄金等均被公认为投资理财的组合中可选品种,具体的配置比例因个人的风险偏好而异。而大家热议得最多的房子,其实是介于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品种:自住的房子,是消费品;而买来出租的,那就是投资理财品了。

 

近期,不知咋地,房子变成了十年来的最佳“投资理财”工具。而更令人看不懂的是,从酒桌上的茅台酒到生产用的铜锌铁,再到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农产品(蒜、姜、辣椒、绿豆等),最后到打着盛世收藏的大旗各类艺术品,这些显然的消费品都悄然具备了投资品的一切属性。成了过剩的钱疯狂追逐的目标,美其名曰:另类理财。而以名酒类为代表的一些“高级消费品的价格连连高涨,让“买消费品创富的“新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又不少人更期望以此实现致富目标。

 

但是,投资并不等同于理财,而“消费创富更是一点都不靠谱。

 

诚然,我们的投资渠道较为有限。但把消费品都作为理财手段,期望通过炒作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则在长期而言,古今中外,均无最终成功的先例。

 

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最终受益的不是以农民为主的生产者,也一定不是囤积这些农产品的理财人士。我们看到蒜你狠姜你军等去年在十元以上的牛品,现在已悄然躲在市场一角,以一到两元待售了。这几年农产品的过山车般的行情中,真正获利的只是个别在收集筹码--制造题材--拉升价格--高位出货这一过程中幸运的资本玩家的而已。

 

至于没有天价,只有更天价艺术品,更是一度陷入癫狂状态。本来,富人们以艺术收藏品来附庸风雅无可非议。但是被所谓的赚钱效应忽悠进场的不明真相、不知道艺术品市场水深的投资者,最终钱途一定堪忧。君不见,日本的失去的十年期间,大量的曾经天价艺术品被扔在国民家中一角无人问津的前车之鉴?

 

至于神奇的中国的房产。尽管在中国的“特殊”机制下,一不小心成了最佳投资品。但是请大家记得世界上从来没用不爆的泡沫这一定律。要把这个泡沫消化和充实,估计需要人们多年的财富和精力累积了。

 

因此,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另类理财不靠谱,以此发财更是天方夜谭。要达到为“过剩”的钱进行保值增值的目的,还是请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坚持传统的股票、债券、黄金等品种做合理的配置吧。炒股票不是理财, 但将股票配置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是理财。为什么还要配置股票呢?不是不少股评人士都斥之“十年涨幅为零吗”?请看以下分析吧:

 

十年前不巧刚好是股市的一个颠峰时刻,当时买了超高估值的A股,代价是十年的时间啊!如果您有幸在五年前的相对低位买入,那结果大不一样!顺便提一句,现在的“另类理财”(如房产)经过十年不停步的上涨已处于颠峰时刻,此时以投资为目的的介入,恐怕会重蹈十年前投资股票的覆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股市前十年零回报,那么后十年回报或许预期可观,因为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是一直在创造价值的。回报很可能是集中在后面了。

 

总而言之,还是守着简单的投资理财方法,然后努力工作又或是创业致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